活動介紹
|
單位: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雲門舞集40年,創辦人林懷民繼《薪傳》的徒手插秧與《流浪者之歌》以金黃稻穗入舞之後,新作《稻禾》再度以稻為題,展現台東池上的稻田印象與農民自信,林懷民說:「台灣現在是殘破的,希望這些代表努力、進步向前的力量,可以透過舞作傳遞出安定、明亮與美好。」
再次以稻為主題,林懷民笑稱這份「稻米情結」,是自小住在嘉南平原,眼望稻禾翻動、稻穀滿鋪厝前空地的生命印記,「稻田、土地就像是母親一樣的角色,應該不斷去詮釋的。」
林懷民引述音樂創作者林生祥寫給雲門40年的一段話,「雲門40年來的行動,似乎在創造一種與土地和解的力量,似乎在補償著台灣土地的創傷。和解的力量是台灣一直需要的東西。」
自然.土地.和諧
兩年前,林懷民應雲門文教基金會董事柯文昌的邀請,造訪台東池上,面對自然的風吹拂而起的稻浪,還有當地農民投身有機耕作,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信身影,他深感震撼。
輕風.古音.歌聲
林懷民說,為了不再汙染自己家人的身體、土地與良心,當地農民自十多年前開始進行有機栽種,有個老先生驕傲地告訴他:「我們是科學種田,要講習、填表,每天讀資料,很忙。」曾有個農民想在田中央蓋房子,讓台電來牽電線,「他們竟然全村的人去台電、公所抗議,最後電線地下化。對生活、對愛美的要求竟然到如此!」
舞作中,初苗、滿穗、收割、燒田等稻禾的生命歷程影像,將隨著舞者身體不斷開展,搭配池上的稻浪風聲、客家古音、卡拉絲的《諾瑪》歌聲,舞者演繹「泥土」、「風」、「花粉」、「日光」、「穀實」、「火」、「水」七段關於生命輪迴的章節。
舞作.稻田.生命
林懷民說,舞作沒有敘事情節,卻各有寓意,「代表做愛、生命起始的花粉,表現鬥爭、不安的火,舞蹈與稻的生命是平行的。」
最後,林懷民突然緩緩吸氣、微抬起肩膀,接著大動作的吐了一口氣,說:「這部作品就是這樣『呼』的一種放鬆,目前整個世界的環境都一樣,大家都悶壞了,生活上緊張,對很多事焦慮而無能為力,但吹過稻田的風一來,放鬆了,心就開了。」
《稻禾》將於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接著巡演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台東、花蓮。
德國藝術大師李希特(Gerhard Richter)一九六八年的油畫《米蘭大教堂廣場》(見上圖,美聯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