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
單位: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母親瞇眼補衣的手起腕轉,阿嬤令人心疼又心煩的叨叨碎念,街頭巷尾不時的「修理紗窗,修理玻璃」、「土窯雞,蒜頭雞」廣播,還有野台戲、夜市的熱鬧 嘈雜,都是新生代編舞家林宜瑾最愛的台灣記憶。她將這些片段編成新作《泥土的故事》,並選擇在全台各地的廟埕廣場演出,因為廟埕是台灣人生活的交會之地。
七十二年次的林宜瑾畢業自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多次在兩廳院「新人新視野」發表創作,累積了《兩個月亮》、《獨角獸》等作。
二○一○年林宜瑾到巴黎駐村,「他們的藝術隨手可得,在街頭、在地鐵,每個人都生活在藝術裡,這讓我不禁去想,台灣呢?表演藝術與一般群眾的關係是什麼?」
林宜瑾去年陪著默劇演員姚尚德環島演出,觀察到台灣不同族群的生活樣貌,「共有的樣子都是有點壓抑、悶在裡頭的感覺。」她說,「但只要一講髒話,身體感就好有力量」,臉漲紅、身體震動,是很有意思的身體動能發展。
《泥土的故事》六個演出者分別來自舞蹈、默劇肢體、戲劇等不同領域,搭配現場演出的嗩吶與木箱鼓,動作全都發自生活、延伸自土地與家鄉的記憶。像是縫補衣物的姿勢、廟埕廣場自在的奔跑、怒罵髒話時的表情手勢。
《泥土的故事》四月份開始巡迴台南、雲林、彰化等地的廟埕廣場演出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