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必須一再被看到,不斷發聲,不僅在舞台上,也應該存在於生活中,這個城市才能真正擁有它。──林懷民
在現代人繁忙、緊張的生活中,「藝術」提供了人們精神療癒與性靈陶冶的一帖良藥。但「藝術」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很遙遠的,導致人們與它之間自動「隔離」或「消磁」。因此當藝術想要獲取廣泛大眾的關注、參與,甚至消費時,就需要一條能夠與民眾鏈結的橋樑──即是為其「包裝」,更精準地可稱為「藝術行銷」 (Art Marketing);那麼,「藝術行銷術」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過去的美術館在展覽行銷上,大都使用保守的宣傳模式,以求不會過度「商業化」,但後來為了平衡國際展覽逐日高揚的成本,只好不斷地透過媒體宣傳拉抬票房,並大量開發文創品,以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大量地與媒體傳播合作及曝光,致使大眾傳播開始以企業的方式介入「文化生產」。
同時,隨著社群網站的崛起與社交軟體的發達,民眾藉由自拍、打卡上傳及對展覽的評論與分享等,由被動的訊息接受者,成為主動的訊息傳播者,無意中也成為「藝術行銷」鏈的一環。
走出美術館,則有另一種「藝術行銷」正在悄悄蔓延,那就是部份藝術家走入社區,以個人生命體驗及生活實踐,對土地環境關愛所產生的藝術行動,或是以反省當代創作生成方式為思考的再出發,與土地進行真切的對話等。他們如此單純地想在各個角落留下創作痕跡,卻也無形中成為另一種「藝術行銷術」。
本期的「議題特賣場」以「另類的藝術行銷」為主題邀稿,就台灣與世界潮流中與「藝術行銷」相關之發展及不同運用經驗進行剖析,其中便包括了利用藝術進行的「城市行銷」,或是大家最常見的「特展行銷」等。另外也介紹少數擅長於群眾心理探索的藝術家,如本年七月在本館「「創作論壇」展出中的「表相皮層:英國藝術家費爾˙賽耶」,便是透過個體大膽地向世界宣揚藝術信仰的行銷者,憑藉個人力量在國際上發揮其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