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
單位:就在藝術空間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更多相關活動》
導覽專文 /徐建宇
當代藝術中最鼓舞人心的一個成績是,藝術彷彿擁有了一種積極的社會面向,它們廣泛地觸及了各種現實世界的議題,縮減了自己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我們在數不清的展覽中都能看見藝術是如何被看成「介入」社會的力量,而藝術家又是如何展現出一種知識份子的入世性格,帶領大家一同反思這個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在這些介入現實世界的創作中,體制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我們暫時假設它是一種類型——由於將藝術對現實世界的指涉反轉到自己身上而成就了它的歷久彌新i。它的尖銳是一直有效的,因為它所介入的對象是自身的生產與接受模式,而藝術的體制就同藝術一樣持續地在改變它的樣貌。
如同 2010 年台北雙年展試圖在這個體制批判的題目上所拓展的:藝術成為反觀自身的典範,而我們如何尋找 或檢驗它「讓原本在藝術中的不可見的重新可見,而藝術自身的形象可以被認識與觀察。」ii這個思考具體展現在重點藝術家石晉華的作品《當代藝術鍊金術》中,他著力於今日藝術與其(可量化的)價值倫理,從「藝術品是商品也是文化場域的媒介」iii的層面上創造了它的批判方式。同樣是對體制的反思,我們很容易將周育正的創作視為與《當代藝術鍊金術》類同的案例,但我們也會在另外一些方面看見它們可能相去甚遠的內容。
周育正沒有參加2010年的雙年展,然而他的創作差不多在前後時間也開始發展一種直視體制的態度,更有系統,而且——我想周育正不會在意我們這麼說——在美學上更有戰略。從09 年在印象畫廊的義賣活動起到後來與台新藝術基金會一系列的互動,周育正在摸索的是在「藝術生態」這個抽象的概念中,一件作品(或著展覽)究竟涉及了多少層次的生產關係?而藝術家在其中居於什麼樣的特殊位置?他選擇了與石晉華那種針鋒相對但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順勢而為地把藝術家與資源的關係解釋的更廣泛,進而在既有的各種端點之間去製造新網絡,一如在他甫獲台北獎的《工作史-盧皆得》(2012)一作所展現的。
藝術生態作為一個總體資源系統,當中乃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系統所構成與支撑,無論是《東亞照明》 (2010)中的燈管與《虹牌油漆》(2011)、《TEMCO》(2012)中的油漆。這些繁複交替的連鎖作用使得身居其中的藝術家很難輕易感受到資源的流向。周育正的觀念操作恰如畫出一張圖表,把這些外顯與隱匿的關係直接了當的鋪陳出來,類似資訊美學的視覺化語言,顯露而不評價(或者,引出觀者自己的評價)。
這種態度也再一次表露在這次新作《自由生產》中。他在一張畫裡畫了另一張畫,而畫裡的畫則是另一個 看不見(並且未完成)的作品的部份,它必須伴隨著交易事件而出場。一旦售出一張畫,他就連同畫中畫的實物一起交付給買家,而那張畫中畫將會是白色,等待買家自行(用藝術家附贈的色料)上色,整個作品才真正完成。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拗口的一連串程序中,畫作本身不斷地自我指涉,把內容掏空,最後「作品」就成為一個類似代名詞的概念,使藝術家+藏家=等作品的關係呈現為再單純不過的直述句。
這正是周育正面對體制批判的一種另類理性。他熟知這些議題,也了解通過藝術作品能觸發討論。然而重要的不是那些議題有多少討論空間,而是在周育正每一次對藝術生態剖白的過程中,都重新界定了它的經濟面孔;在價值與交換這樣的問題上,他試著以直白的有點荒謬的態度創造出在今天資本主導藝術世界中,藝術家的一種特殊的經濟位置。
i. 這種通過藝術反思藝術的傳統在上世紀 60 年代的觀念藝術就己經有成熟的發展。
ii. 見 2010 台北雙年展中文手冊策展論述,林宏璋。
iii. 見《交換與生產狀態:當藝術成為社會關係》,2010 台北雙年展論述系列之二,今藝術 214 期。
“易雅居 Yi&C.” 周育正個展
展期 / 2013. 4.20(Sat)~2013.5.25(Sat.)
地點 / 就在藝術空間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地址 / 台北市信義路3段147巷45弄2號1樓
電話 / 02-2707-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