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展覽>新媒體藝術

好康優惠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活動介紹

臺北市立美術館:【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

臺北市立美術館:【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

時間:2013/05/18 - 2013/08/25 《活動已結束》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地圖MAP)

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 《更多相關活動》

官網:http://www.tfam.museum/TFAM_Exhibition/exhibitionDetail.aspx?PMN=1&ExhibitionId=446&PMId=446

一座小型博物館、一座大型當代藝術圖書館

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刊物〈帕克特〉,1984年創立於瑞士蘇黎世,其創刊精神在強調建立與藝術家的對話平台及夥伴關係,每期邀請3至5位當代極具潛 力的藝術家共同參與雜誌的形成過程,進行創作計畫,由藝術家推薦作者為其藝術脈絡撰寫專文,再與出版社共同進行選圖、版面設計等,更為〈帕克特〉創作具原 創性的藝術小品,這些限量版次的作品形式多元,從繪畫、圖片、攝影、錄像或聲音裝置以及現成物挪用的概念等。同時,有些藝術家則受邀設計雜誌書背或插頁。 〈帕克特〉合作過的藝術家領域廣泛,包含如普普藝術、概念、建築、雕塑、錄像或攝影及舞台導演等,如安迪.沃荷、傑哈.李希特、理查.塞拉、羅伯.威爾 森、皮皮洛蒂.里斯特、達米安.赫斯特、安尼施.卡普爾、草間彌生、森萬里子與杉本博司等。至今每年出刊兩次,以英德雙語印行,將在2013年6月發刊第 92期,近30年的累積已經與超過300位藝術家、800多位跨藝術文化領域寫者合作1,400多篇文本,發行於40個國家、3萬多名讀者。
〈帕克特〉特有的藝術家合作模式,經長久且持續的豐富累積,實現了它將自己比喻為「一座小型博物館,亦是一座大型當代藝術圖書館」的概念,進而透 過展覽呈現,更像是全球當代藝術的縮影,無論是藝術小品或是其他形式的合作,都能提供閱讀者探詢藝術家的創作脈絡或中心思想的線索。〈帕克特〉刊物內容不 僅為當代提供重要的文獻來源與深刻觀察,每期藝術家提出的作品亦廣為藝術愛好者收藏。自2001年起以展覽的模式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後,陸續於歐洲與亞 洲不同城市展出;本次在台北的展覽規模是至今最為完整,作品部份累績215位藝術家共220件創作作品,且首次嘗試與在地合作,邀請5組台灣及日本藝術團 體與機構提出計畫及展出,以回應〈帕克特〉主張當代藝術不同角色共同合作的理念。

美術館扮家家,如公寓套房分區呈現:工作室、遊戲間、衣物間、花園、城市、閱讀室以及會面室
〈帕克特〉獨樹一格的出版模式,展現在它所挑選與合作的藝術家領域及範疇,開拓當代藝術的發展與連結,〈帕克特〉與藝術家直接而密切的交流激盪, 展現在藝術家為〈帕克特〉所創作多元類型的藝術小品,同時也進而表現在作品展覽的規畫呈現方式。展場以生活中的室內空間區分主題,而長型的畫廊展示空間就 像是公寓的隔間套房,分成工作室、遊戲間、衣物間、花園、城市、閱讀室及會面室,細心地調配著作品與作品間的擺置與生活空間的想像關係,觀眾在觀展時且不 論藝術家姓名或作品名稱,由直覺性的觀看這些當代藝術品,或有趣、或荒謬或調侃現況、或不成比例的物件、或生活常見物品的挪用,在營造觀展趣味之餘,也企 圖拉近藝術與生活間的距離及想像。

〈帕克特〉社長狄特.馮.格蘭菲瑞德提到,〈帕克特〉展覽提供觀者欣賞當代藝術的廣泛可塑性與多元,建議觀眾在各展間探索發掘自己喜歡的藝術表 現,再進一步透過雜誌文章或現場影片、文宣等,在這座「博物館」及「圖書館」中進一步了解其藝術家與作品。藝術史學者蘇珊.托曼(Susan Tallman)在專輯論文中也比喻: 「這類「探索」在公寓中進行似乎比在博物館更加有效。在博物館中,我們知道自己是在「看藝術」;而在公寓裡,你可以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這些物品。」

在這座「公寓」中,藝術潛伏在各處:例如「工作室」裡的牆上是劇場導演羅柏.威爾森(Robert Wilson)的舞台筆記素描;牆邊則是法蘭茲.魏斯特(Franz West)於〈帕克特〉20週年時,創作一只用以放置〈帕克特〉過去20年以及未來20年刊物的滾動書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用上了紅漆的絲襪與壓克力製做一桌上雕塑物件,呈現其著名如巨大漩渦的大喇叭造型。

「遊戲間」裡有瑞秋.懷特里(Rachel Whiteread)顛倒安裝的燈光開關、東尼.奧斯勒(ony Oursler)的「會說話的燈」,蘿瑞‧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聽耳環」的音樂,莫妮卡.索斯諾斯卡(Monika Sosnowska)用兩只塑膠袋與電線、馬達所製作的「驅蠅劑」。

在「衣物間」裡有蘇菲.卡爾(Sophie Calle)印有自傳故事的男士真絲「領帶」,連同其他藝術家提出的一支會發出噪音的37號女用高跟鞋、一雙義大利手工棕色童鞋及一只吹製玻璃的香水瓶; 還有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將乒乓球,吹風機,實驗室用壓克力容器提出的作品「有起有落」等。

而走進充滿閒逸浪漫的「花園」區,則有海景攝影、彩繪的卡拉拉大理石、氣象標、木槌風鈴以及劉小東「在和田」計畫的採玉工,費里克斯.岡薩雷茲–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以廣告看版的尺寸絹印沙灘上短暫殘留的腳印足跡。

城市主題區裡看到莎拉.莫瑞斯(Sarah Morris)的絹印作品「首都」,用扁平的網格線條象徵都市中繽紛的摩天大樓,反諷城市佈滿高樓及具大的建築物體。旁邊牆上掛者閃亮巨型的「瑞士製造」 手錶,則是湯瑪斯.赫芎(Thomas Hirschhorn)用鋁箔紙、塑膠貼膜等現代生活中的簡略易得的材質製作。觀眾游走在整座充滿當代藝術作品的「公寓」,藉由藝術作品在各種不同空間的 情境轉換,以生活化有趣的方式呈現,企圖讓觀眾能更貼近作品的深刻意涵。

+5:會面室,5個合作案例
〈帕克特〉社長狄特.馮.格蘭菲瑞德為延伸並回應〈帕克特〉主張機構與藝術家合作的理念,本次展出嘗試邀請5組來自台灣與日本,長期以來對藝術合 作有相同理想的單位機構與藝術家共同參展,以「+5:會面室」定名,加強機構與藝術家面對面的概念。這5個合作案例分別為台灣的立方空間、典藏今藝術、台 北當代藝術中心,藝術家暨藝術刊物Lovely Daze的蔡佳葳,以及日本的「團體實驗室」(Team Lab),藉由他們各自再與不同藝術家的合作發展,傳遞出藝術群體間透過合作所能發酵出的熱情與成效。

今年適逢北美館邁向30週年之際,特別邀請同樣走過近30年的〈帕克特〉於台北展出,期待觀眾具體而微地觀察國際當代藝術的多樣性,開啟不同視野、跨越世紀與地域的當代藝術發展與能量。

圖片說明:
01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無題〉,壓克力,手工上色絲襪,漆,26 x 26 x 38 cm,2003,第69期
02 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有起有落〉,乒乓球,吹風機,實驗室用壓克力容器,30 x 30 cm,1994,第40期
03湯瑪斯.賀芎Thomas Hirschhorn,瑞士製造,紙板,鋁,鋁箔,毛氈,木材,塑膠,透明貼膜,230 x 52 x 6.5 cm,1999,第57期

附件:推廣教育活動
◎ 國際演講會
地下樓視廳室。活動免費參加、無須預約報名。人數300人。英文演講.中文口譯
2013.05.18(六), 15: 00-17: 00
講題: 帕克特與藝術家
主講: 狄特.馮.格蘭菲瑞德 /帕克特出版社社長

◎ 演講會
地下樓視廳室。活動免費參加、無須預約報名。人數300人。
一、2013.06.01(六), 14: 30-16: 30
講題: 當代藝術家/帕克特:互為形塑藝術生命
主講: 陳淑華/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所教授

二、2013.06.09(日), 14: 30-16: 30
講題: 從當代藝術的文件性看「帕克特」
主講: 陳愷璜/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所教授

三、2013.07.14(日), 14: 30-16: 30
講題: 當藝術進入生活-以Parkett為例談當代藝術的跨領域「合作」
主講: 陳貺怡/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所副教授

◎ 藝術對談
地下樓視廳室。活動免費參加、無須預約報名。人數300人。
一、2013.06.29(六), 14: 30-16: 30
講題: 由「帕克特」談當代藝術家的「家」
與談:
黃海鳴/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石瑞仁/台北當代藝術館藝術總監
曲德義/關渡美術館館長

二、2013.07.20(六), 14: 30-16: 30
講題: 由「帕克特」談當代藝術家的「家」
與談:
莊偉慈/藝術家主編
高子衿/典藏今藝術執行總編
鄭乃銘/當代藝術新聞總編輯
龔卓軍/藝術觀點主編

三、2013.08.03(六), 14: 30-16: 30
講題: 由「帕克特」談當代藝術家的「家」
與談:
陳慧嶠/伊通公園企劃總監
林平/20號倉庫2010-2011年藝術總監
鄭雅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蕭淑文/台北國際藝術村藝術總監

放入藝文行事曆
您可能會喜歡的類似的訊息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時間: 2024/04/26 ~2024/04/28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貴賓預展:2024. 4.25 18:00~21:00 (限VIP貴賓) 展覽日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