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賴志盛在台北伊通公園推出個展「即刻」,他將二樓展間改造,延著展場四方牆壁做出一條懸空的窄窄走道,地上丟棄為了製作這條走道而遺留下來的廢棄木料,還有工人飲用過的維士比等飲料廢棄空罐。
觀眾可選擇這個「另闢蹊徑」的走道,貼著牆壁摸上樓,或是選擇腳踩滿地的木屑垃圾前進。
這件作品《邊境》,賴志盛設計的白色走道可同時承載五十人的重量,因為走道寬度僅容一人通過,展場白牆上早留下觀眾的滿滿手印、身體摩擦的髒污痕跡。無論是從走道上望在地上走的人,或以反向的角度觀看,「對方都像是展示品。」
賴志盛說,觀眾觀看到的藝術品,多半是完成後的狀態,觀眾與藝術品之間也總保持著良好的觀看距離。「我想破壞的就是展演空間的神聖性,讓觀眾能和我作品完成前的勞動狀態互動。」
賴 志盛一九七一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創作形式涵蓋影像、空間裝置等。卅歲之前,賴志盛當過水泥師傅,他在水泥活兒中找到和繪 畫的相似性,也以此發展出創作。一九九六年他在三芝廢棄的紡織廠內砌磚,最後疊成一條從地面到廠房拱頂的垂直磚線,名為《垂直》。
二○一一年的《原寸素描》,賴志盛以麥克筆沿著畫廊空間,順著邊線與縫隙如實描繪。
二○一二年他參加倫敦海沃德美術館「不可見:關於看不見的藝術1957-2012」聯展,改以鉛筆依序描繪了美術館內牆面、天花板乃至於磁磚的縫隙,五個人花了十二天才畫完。
這次展出的「素描紙」系列,也源自類似概念,他在素描紙上以鉛筆描邊,像是畫著不被重視的多餘物品。
「現實上我們不認為這可以成為藝術,但它存在生活裡。我只是找到縫隙,擴充它們存在的可能性,變成藝術。」
賴志盛也透露出他的幽默感,如錄像作品《即刻》播放的影像只有一個,就是網路處於下載時轉個不停的圖案,整部影片都處於「無限下載」狀態,對照展題《即刻》令人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