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企媒合>藝企檔案

藝言堂週訊報

  • 上一頁
  • 下一頁


    好康優惠

    頑石劇團

    ─ 關於頑石劇團 ─

    劇團成立---小劇場的萌芽

    頑石劇團已成立30 年,「頑石劇團」的前身為成立於民國76年的「觀點劇坊」,她是台中市在日據時代以後,第一個成立的現代劇團,是由資深劇場人與戲劇教育學者郎亞玲所創立,在台灣不均衡的藝文環境中,堅持發展「在地觀點」的劇場形式。她屬於台灣第二代小劇場運動中部地區的最具代表性的團隊,78年獲得了文建會頒發熱心推動戲劇有功人員及團體獎;80年並獲得文建會「全國優秀社區劇團」的殊榮,成為全國社區劇場的示範團隊。

    民國83年8月,「頑石」在台中縣大肚山「理想國」成立,成為國內少數定位並落實「社區劇場」的劇團。自許以「頑石」的姿態,不斷給予新的挑戰。劇團目前主要活動區域北至台北,南至台南,以桃、竹、台中等縣市為主要深耕場域。
    原創精神與文化使命感

    頑石劇團以原創劇本的堅持,創作出別具風格及在地特色的戲劇。尤其在戲劇市場尚待開發的地區,引導民眾參與劇場的各種可能;對戲劇運用於教育與生活諸多層面的嘗試。對社會大眾公民美學提升的關注,使頑石不僅定位於一個「創作走向」的劇團,她對社會、歷史、環境的探討,並投以具體的行動力參與實踐與改變,使她具備了強烈的社會使命感。挖掘並運用各種文史素材,多種戲劇形式和風格的實驗;並不斷與時俱進,挑戰藝文生態的種種變化,試圖朝向更具影響力和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

    頑石演出的故事,是阿公阿嬤的故事;也是爸爸媽媽的故事;也是你與我的故事。台灣的每個時代、每個族群、每個城市的角落、每個鄉鎮的邊界,每個愛戀的男女、每個寂寞的靈魂,都會在幕起與慕落之間,找到自己生命的初始與生活的感動。
    社區劇場的操作

    劇團在88年執行省文化處的「大家來寫村史」計劃時,為理想國東海村的開發墾拓,從無到有作了完整的記錄,撰寫「以戲劇書寫村史-台中縣東海村」一書;並促成行政院營建署「改善社區風貌計劃」的實施。後來經歷了921地震的衝擊,進駐台中市美術園道,精明商圈,繼續實踐社區劇場的理想。
    頑石「社區劇場」的創作模式,頑石「社區劇場」具體實踐的發展方向,是本著戲劇與生活結合,希望透過劇場活動開發性靈、關懷生態環境,進而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注入一股有情的生活趣味。

    此外,秉持民間文史調查與研究的使命感,並在舞台上重現台灣的歷史軌跡。或者,以台灣各地生活經驗為藍本,以戲劇形式加以表現。對於台灣開發過程與多元族群議題反射出的歷史、社會的變貌及糾結矛盾,更是頑石劇本創作的重要素材。
    歷史、人物與空間劇場

    認知到「表演藝術」自始與「群眾」關聯密切,表演藝術所具備的「行動」力量,也使得「藝術」和生活空間的密不可分。所以「歷史空間」在人類文化軌跡的不可取代性;使頑石劇團一直以移動的姿態,在城鄉之間穿梭。無論是演出、研習,都不拘泥於定點,但隨著創作上的需要、推廣戲劇的目的,也感受到深入了解台灣社區人文歷史、生活經驗的重要。

    95年,劇團於桃園縣大溪鎮「公會堂暨蔣公行館」設立「大溪藝文之家」,成為文建會地方文化館一員。開始由藝文空間經營,開發歷史人物、歷史空間的博物館劇場模式,以汲取台灣文化更多介面的養分。98年11月,以影像藝術為主題;坐落於新竹縣北埔鄉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也順利開館
    作品特色

    期望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最樸實真誠的手法;娓娓道來不該忽略與遺忘的故事。表演形式融合實驗與寫實風格;強調文學的詩意與強烈的人性思考;擅長以文學中的時空交錯、多重觀點,展現對台灣歷史人文發展與變貌的思索。作品超過五十多齣,屢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各縣市 政府文化局專案補助。代表作為「不能駐足的夜」(1997)「台中新劇里程碑─張深切」(1999)「清水有個廖添丁」(2000)「楊逵與葉陶」(2000)「告別黑甜鄉的女人」(2003)「鄧雨賢-返鄉路」(2005)「生日快樂,明天」(2007)「北埔英魂錄」(2007)「蔣宋情史」(2007)、「日落西安—張學良」(2008)、「春光瀲灩—鄧南光」「燃燒的女人」(2011)以及劇情短片「大溪—我們的幸福時光」(2012)和「微.光」(2013)等。

    戲劇治療

    劇團除了以「社區劇場」的形式向各地拓展,於921地震後,並以「戲劇治療」領域深耕。 2003年,設立「台灣戲劇治療研究中心」,以推廣「戲劇治療」為宗旨,培育相關領域之人才,結合輔導、心理諮商、潛能開發,透過「表演」之語言和肢體的創造性歷程,促進個人自我成長與身心整合。曾與教育部、各縣市社會局、教育局、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公私立醫院、基金會、公私立機構合作辦理「藝術治療」、「戲劇治療」等課程與工作坊。

    國際交流

    近年則嘗試與國內外藝術家「跨領域」的合作演出;2000年起與國際藝術組織「Acte Kobe」、「Acte France」合作,從事跨界藝術工作坊,後發展成大型國際藝術節的規劃執行。成為台灣藝術村的一員,嘗試跨領域的展演,分別於南投、新竹、台中、台南等地辦理多次活動,並至日本、香港演出,與日本、歐美各國藝術家共同交流。

    教育推廣

    頑石劇團積極推廣各地的藝文活動;並以傳承經驗、扶持其他地區、社區成立劇團為職志,在各級學校推動戲劇教育,以散播戲劇的種籽。如曾於台中、新竹等地辦理過多項社區劇場研習,以戲劇整合社區資源,成績有目共睹,先後扶持成立了「清水劇團」(台中縣)、「竹心劇場」(新竹市)等劇團。近年則於台中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等舉辦研習會,社區劇場的比賽等等。頑石於各地辦理的兒童戲劇營,更是廣受好評。

    得獎與研究

    觀點劇坊78年曾獲文建會頒發熱心推動戲劇有功人員及團體獎;80年獲文建會列為「全國優秀社區劇團」。83 年「頑石劇團」「可以靠你一下嗎」獲文建會甄選優良演出劇本獎;89~90獲文建會「地方傑出演藝團隊」。相關研究著作:「當代台灣社區劇場」(林偉瑜著,揚智出版社)(2000);「台中現代劇團發展史-以頑石劇團、童顏劇團為核心」(陳奕希撰,2006中興大學中文碩士論文);「歷史建築轉型為地方文化館之經營策略探討─以大溪藝文之家為例」(謝明娜,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鄧雨賢戲劇形象研究—以<鄧雨賢返鄉路>與<四月望雨>為核心」(吳靜苡,中興大學中文碩士論文)

    未來展望

    從藝文團隊走向藝術空間經營,就社區劇場理念上的實踐,大溪是個不可多得且難能可貴的經驗。以藝術、表演為軸心,該館已成為桃園藝文新地標,以及政府「促參」(促進民眾參與)成功之案例。此外,99-102年在新竹縣北埔鄉,也負責營運台灣前輩攝影家鄧南光先生的紀念館,這座台灣第一個以攝影為主題的館舍,也為台灣攝影文獻史料的保存,開創了新的里程碑。頑石的使命感潛藏在我們對歷史難以割捨的情懷,乃至於為此空間創作了多齣舞台劇;也印證了文創產業是一個跨界整合的實驗與過程,這些經驗也讓我們認知到為:奠定在舊有的人文基礎上,在歷史空間裡頭為庶民創造可親又有趣的藝術空間,應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而;參與文化創意產業計畫,毫無疑問,將是劇團未來1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

    迎向2016,頑石劇團與台中「范特喜文創公司」合作,將營運台灣第一座以兒童戲劇體驗為主題的遊戲、教育空間,1000坪的空間整合戲劇、美術、音樂等 多元藝術,並包含黑盒子小劇場、戲劇教室、育成中心與餐飲區。將提供戲劇娛樂、教育、創意、體驗等多元的視野與交流平台。

    頑石劇團/台灣戲劇治療研究中心

    Address:403台中市西區精誠路92號B1
    Tel:04-23251505 FAX:04-23766913
    http://www.stonetheatre.idv.tw
    上一步

    頑石劇團

    頑石劇團/台灣戲劇治療研究中心

    Address:403台中市西區精誠路92號B1
    Tel:04-23251505
    FAX:04-23766913
    http://www.stonetheatre.idv.tw
    https://www.facebook.com/STONETHEATRE
    上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