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企媒合>藝企報導>詳細介紹

藝言堂週訊報

  • 上一頁
  • 下一頁


    好康優惠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藝企報導
    藝企報導是藝企成果分享的資訊交流平台,歡迎藝企會員或媒體登錄,請登入會員或填寫刊登需求表單,經過審核流程後,我們會儘快將您的訊息刊登於網站上。我要爆料
    國藝會「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 尋求文化藝術資源永續的王道

    國藝會「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 尋求文化藝術資源永續的王道

    來源: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 發佈日期:2013/1/17

    【專題報導】

    身負公益目的,並架構永續經營的資源循環模式,以「藝文社會企業」作為社會基礎建設工程的一環,文化藝術何以可能成為社會創新的動力?


    2013一開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及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共同於1/16規劃辦理「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分從藝文與企業領域的左右端,以「永續經營」、「創新營運模式」、「文化與社會影響力的實踐」三個面向為命題,由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政大吳思華校長、聯合報系羅國俊副社長、白鷺鷥基金會陳郁秀董事長、政大吳靜吉博士等貴賓,凝聚產官學研各界的願景及共識,解析藝文結合企業創新所引動的文化與社會影響力。
     

    論壇上午,由施振榮董事長以「王道精神與社會企業」揭開序幕,施先生自退休後接下國藝會董事長一職,即不斷以其豐富的企業經驗,以及其所強調的「王道思維」,來思考如何結合企業的資源與藝文界的創意,為雙方共創價值。施先生認為價值有六個面向──有形、無形、直接、間接、現在、未來;在追求價值的過程中,唯有同時兼顧這六個面向,才不會形成只著重某個面向的「半盲文化」。
     

    接著,在羅國俊副社長的主持下,施先生與吳思華校長、陳郁秀董事長、以及吳靜吉博士,共同就「文化力與社會創新」進行了精彩的座談,讓在場聽眾對於社會企業之理念、發展與可能,都有了更為清晰具體的概念。陳郁秀女士指出,社會企業要能夠發展,政府、企業、藝術團體、和觀聽眾四者,都需要從觀念上進行翻轉。吳靜吉博士認為,文化力需與我們的生活和環境融合在一起,才能與社會創新接軌。吳思華校長從企業管理重視的目標、執行方式、產出、與結果分配四個面向,來探討發展社會企業時應有的認知。施振榮董事則進一步提出目前台灣的三大文化瓶頸:價值半盲文化、資源齊頭文化、行政防弊文化,唯有勇於突破瓶頸,才有改變的可能。
     

    最後,針對羅副社長所提出的問題,四位與談人分別就「藝文社會企業的經理人應有什麼樣的素養與人格」提出看法,並可歸納為以下幾個要件:同理心、熱情、屬於自己的札實專業、企業管理思維、很大的夢想、妥善的資源運用、以系統性的高度來看事情。
     

    從理念到實踐策略,論壇下午特別邀請了台灣六個具社會企業精神的藝文組織,與大家分享其營運經驗,探究藝文領域中可能的社會企業模式,期許於公部門(補助)與私部門(贊助)的途徑之中,尋求開展文化藝術資源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王道。這六個案例分別是: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紙風車文教基金會、CNEX基金會、鳳甲美術館、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各案例發表人在簡報之時都不約而同表示,「社會企業」這樣的概念並不在他們最初成立的動機裡面,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有一個清楚的理想想要達成,然後就去做了吧!一如今日與談人之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陳金貴教授所言:社會企業是一種策略,是要透過行動來達成改善人類生活的目的;而文化界的人多半具有這種勇於開創新市場的理想和行動力,非常符合社會企業家精神。
     

    國藝會本於跨部門溝通平台之中介功能,為有效協助台灣藝文生態的發展,施振榮董事長於2011年6月倡議擘劃台灣「藝文社會企業」的願景,邀集14席企業/個人共同發起成立了「藝集棒-藝文社會企業育成專案」。在「藝集棒」專案邁入第三年之際,為延展並擴大專案的效益與可能性、轉介專案執行經驗,施董事長於今年規劃推出「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對外廣徵藝文團體、經紀公司、行銷平台等不同類型,且具創新思維的藝文社會企業提案,透過「藝集棒」專案挹注的資源與經驗,持續活絡藝文生態,協助政府、藝文、企業與社會共創多方價值!
     

     

    上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