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企媒合>藝企報導>詳細介紹

藝言堂週訊報

  • 上一頁
  • 下一頁


    好康優惠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藝企報導
    藝企報導是藝企成果分享的資訊交流平台,歡迎藝企會員或媒體登錄,請登入會員或填寫刊登需求表單,經過審核流程後,我們會儘快將您的訊息刊登於網站上。我要爆料
    邁向社企「寧貸款也不拿補助」

    邁向社企「寧貸款也不拿補助」

    聯合報系記者林春江、鄭秋霜

    【專題報導】

    謐靜的台東多良車站,除了可居高臨下俯瞰全台最美麗的海景外,往上走可以發現一個生氣蓬勃的「向陽薪傳漂流木工作坊」,這裡展示各式實用與美觀兼具的木製品。這個自負盈虧的木工坊,源自八八風災掃下的巨量漂流木無處可去,災區也需要生計,於是成立木工坊,為當地排灣族居民帶來工作機會,凝聚向心力。
     

    向陽漂流木 振興原民部落

    重創部落的漂流木成了振興部落、帶來希望的薪火,也是「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支持的成功案例之一。
     

    卸下亞都麗緻飯店總裁職務後,嚴長壽擔任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憑著過去在職場累積的豐沛人脈投入公益,繼續奔忙著。
     

    嚴長壽指出,公益並不一定非得變成社會企業不可,如同不是所有的文化活動,都要變成文創產業。有些社會公益無法高獲利,但能自給自足;有些則是照顧弱勢,減少社會成本;「如果把社會公益都簡化成社會企業,那就太見樹不見林了。」
     

    社企挑戰 缺藝術家、企業家

    不過,他認為:「台灣已經到了適合發展社會企業的時間點了,然而我們還沒完全準備好。」他說,目前發展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我們缺藝術家或企業家,願意捐人、捐時間,協助完成最後一哩路」。
     

    嚴長壽說,在台灣,捐錢不是問題,但資源常無法有效運用;若缺管理,捐款可能帶來災難。他認同社企重視永續經營的想法,有助公益活動,從「事件」變成常態。公益平台基金會參與的幾個案例,已具備成為社企的潛力。
     

    隆昌棉麻屋 提供婦女工作

    他以「隆昌棉麻屋」為例,原本是護士的阿美族人龍惠媚教導台東隆昌部落婦女製作一系列天然棉麻產品,作品獨樹一格。透過基金會介紹,受到服裝設計師陳季敏 青睞,邀請在台北店內展售,推向市場。基金會也找人協助龍惠媚置產經營民宿,由龍惠媚按月還錢。棉麻屋現在除了自給自足外,還能提供當地婦女工作機會,被 嚴長壽視為小型社會企業案例。
     

    「自信、自尊,才能自立。」嚴長壽說,小型或微型事業的主其事者一定要有「情願貸款、也不拿補助」的觀念,才有可能邁向社會企業。他說,最近有銀行董事長願意提供一百個貸款名額,給他引薦的小型或微型業者。
     

    藝術家捐時間 助原民創作

    再以台東三仙台的阿美族「比西里岸部落」為例,原本只是單純的部落孩子打鼓活動,但發自內心的活力吸引關注,從而催生政府的培力就業計畫。基金會順勢請來 藝術創作者拉黑子及擅長創意料理的陳耀忠,協助部落居民經營餐廳、背包客民宿,現在收益讓社區活力十足、居民也重建自信,吸引更多部落居民返鄉。
     

    藝術家許偉斌與曹世妹夫妻每年捐出三個月時間,協助向陽薪傳漂流木工作坊,激發當地的原創力,創作成品得到市場肯定,為當地人找到留在故鄉打拚的希望。
     

    嚴長壽也建議,企業家若想參與社會公益,一定要先閉嘴傾聽對方,「不是要你來指手劃腳,而是要蹲下來動手動腳」,才能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能力與極限所在。
     

    幫一個孩子 等於幫一個家庭

    網路流傳的排隊名店穗科手打烏龍麵,是嚴長壽認為的另一種社會企業的模式,推手正是嚴長壽的姪子嚴心鏞。
     

    秉持「賺錢,也做公益」的目標,這家店雇用不少弱勢家庭孩子,因為相信「幫助一個孩子等於幫助一個家庭」。以「一家店賺錢之後,拿出創業基金再開下一家店」的模式,至今共有三家店。公益平台推薦三位原住民孩子實習,其中一位希望將來回台東市展店。
     

    嚴長壽在他的新書《為土地種一個希望》中,將此列為社企個案,與其他公益平台的故事共同納入書中。

    上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