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點:《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兩岸青年戲劇工作者的交流平台 |
 |
【誠品沙龍】記憶‧時光洄游─胡德夫與陳文茜的理性與感性 |
 |
時間:2015/05/24 (日)15:00
地點:誠品表演廳 (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2)
從1962到2015,走過異地回故鄉
那些關於歲月、土地與音樂的記憶
未能被書寫成文字、編譜成樂曲
卻被真摯的歌聲一字一句地唱出......
最美麗的聲音X最聰明的女人
胡德夫與陳文茜的理性與感性
陳文茜,大家熟知的作家/媒體人,其實出身於古典音樂世家,並曾經以音樂系作為第一志願,彈著一手好鋼琴,聽遍了各種類型的音樂。
胡德夫,有著「台灣民歌之父」的美譽,他的聲音像高山、像大海、像故鄉,林懷民曾形容他的歌聲是「台灣最動人的呼喚」。
作為不同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在舞台上激燙出的火花非關政治... >>more |
|
|
【TSO音樂家】2015 蔡佳融長號獨奏會―初夏綺想曲 |
 |
時間:2015/06/05(五)19: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 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 )
時序走入初夏,正是天使吹響號角,萬物爭奇鬥艷之刻。且聽蔡佳融吹響綺麗的長號,以德、法、俄三國當代作曲家們多首經典而雋永的作品為藍圖,引領聽眾穿越那泛著金色光芒的銅管樂浪,體驗一段段詩與畫般的長號綺想曲。 [曲目]
羅素:音樂會小品
Samuel Rousseau: Piece Concertante
馬丁:給鋼琴及長號的敘事曲
Frank Martin: Ballade for Trombone and Piano
菲利浦‧高伯:給長號與鋼琴的音樂會作品
Philippe Gaubert: Morceau Symphonique Pour Trombone et Piano
勃拉茲維奇:第五號音樂會素描
Vladislav Blazhevich: Concert Sketch No. 5 for Trombone and Piano
... >>more |
|
|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風華絕代》─ 向世紀天后致敬 |
 |
時間:2015/06/09(二)19: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 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 )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以代表時代精神的四位華語樂壇天后-鄧麗君、蘇芮、江蕙、張惠妹作為創作核心發表四大新創交響協奏曲,邀李哲藝、彭彥凱、王乙聿、王倩婷四位作曲名家共同創作;並集結華人樂壇菁英演出陣容-小提琴-呂思清、二胡-王乙聿,大提琴-歐陽娜娜,鋼琴-龔鈺祺(阿龔),分別詮釋四,跨世代演奏陣容,融合在古典與流行,好聽又親近的現代音樂,為璀璨時代留下印記,向天后的絕代風華致敬! 鄧麗君-璀璨的年代,難以忘懷的嗓音旋律 江蕙-明亮溫柔的深刻印記,心中最柔軟的母語呢喃 ... >>more |
|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15夏季公演《我們的小鎮》 |
 |
時間:2015/05/22 - 2015/05/31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台北市學園路1號)
20世紀的開頭發生許多令人眼花撩亂的劇變:林白架著單引擎飛機飛越大西洋、環球電報網架設完成、佛洛伊德與愛因斯坦,帶領人類展開最近與最遠的探索、八國聯軍敲開北京的城門、奧匈帝國的軍隊開進波斯尼亞、革命的熱情沒有因拿破崙失敗消失,無產階級與知識分子聯合,發動更激烈的政治改革……
在葛羅威爾角,這個美國東北一隅的小鎮,人們過著和他們祖父母輩一樣平靜的生活──
出生,結婚,死亡... >>more |
|
|
《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尋找台灣前衛派詩人的對話路徑 |
 |
時間:2015/05/21 - 2015/05/24
地點:臺南市安平樹屋(台南市古堡街108號)
《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是詩人楊熾昌於1934年發表於《台南新報》的詩論標題。再拒劇團即將在五月台南藝術節,以台灣日據時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派,風車詩社詩作為發想藍本,於安平樹屋推出結合舞蹈、聲響詩、燈光裝置、舞踏與音樂的環境劇場演出,頭髮對應於蔓延整個安平樹屋建築本體的樹幹,傳達樹根所侵蝕的建築形體與消亡的肉身在意象上的疊合。
2015是台灣日據時代結束的70週年,這次的演出將從成謎的詩人死亡事件開展,在日帝殖民、白色恐怖與國族主義下的亡靈之間,透過穿越時空的劇場表現... >>more |
|
|
《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特展》揭開青銅器的神秘 |
 |
時間:2015/05/22 - 2015/12/31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北區淡溝里館前路1號)
您想體驗「力能扛鼎」嗎?您想領略夫差矛散發出的懾人鋒芒嗎?您想欣賞象尊生動可愛的模樣嗎?您想面對青銅人面感受和古人相逢的驚詫嗎?您想聆聽碩大無朋的銅製編鐘奏出的千古跫音嗎? 上古先民在約4000年前掌握了開採銅礦、冶煉銅錫鉛合金累積了材料科學上的智慧,創造了許多禮器、兵器,與日用器皿將文明從石器時代帶入青銅時代。這些器物或自地下出土,或傳世至今,其成品的精緻及技術的先進,即使是今日的我們仍然讚嘆不已... >>more |
|
|
【1839 Little Gallery】賦彩牡丹二部曲-國色│趙中屏 攝影個展 |
 |
時間:2015/05/29 - 2015/06/21
地點:1839 Little Gallery(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趙中屏出生於 臺北臺灣,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長年旅居美國的華裔女性藝術家,作品不論是黑白或是彩色全部親自予暗房沖洗。
國色系列的作品是藝術家對牡丹的另一種詮釋,從中國繪畫中取材牡丹特有的顏色,姚黃,魏紫,豆綠,趙粉,佛頭青等,這些亦為牡丹中珍貴的品種。藍牡丹的靈感,來自已故中國水墨畫家張大千先生為藍牡丹稱為佛頭青的由來。
全部作品皆為中型底片拍攝,為手工沖印製作,和現在人人上手的數位攝影有所不同... >>more |
|
|
邱昭財個展「光・體」重新定義對於雕塑一貫的觀看方式 |
 |
時間:2015/05/23 - 2015/06/28
地點:就在藝術空間(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45弄2號1樓)
就在藝術空間五月即將展出藝術家——邱昭財個展「光・體」,展期自2015年5月23日至6月28日。本次個展邱昭財發掘過往創作不同面向的嶄新嘗試,將呈現全新的系列作品。
邱昭財過去代表性的作品「疲軟世界」挪用生活中諸多典型的建築物、偶像、品牌等形象,形塑成類似玩具的互動雕塑作品,這些背後意涵永恆不朽的象徵經由觀眾的參與觸發,皆曲折了腰桿呈現出疲累孱弱的姿態。而本次計畫「光・體」則是邱昭財對於雕塑媒材的進一步思考... >>mor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