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點:我城劇場二號作品《請你閉嘴!》劇場生態面面觀 |
 |
《弄巧成矬》 達康全新詮釋馮翊綱原創劇本《弄》! |
 |
時間:2017/03/30 - 2017/04/02
地點: 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館 烏梅劇院(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我們有最優良的食材|相聲瓦舍馮翊綱原創劇本橋段
我們有最優秀的廚師|達康.come身高差好萌二人搭擋
再佐以最頂級的香料|漫才風格搞笑調味
大火快炒的嶄新搞笑佳餚,即將為您起鍋上演!
適逢相聲瓦舍30週年紀念,
達康.come改編馮翊綱原創劇本《弄》,
以漫才、短劇及達康獨特的音樂說唱故事呈現,
全新笑浪襲來,你敢不敢正面迎擊?
【笑太夫漫才集團】
由阿達(陳彥達擔任團長),康康(何瑞康擔任劇團總監),並負責達康.come兩人所有對外各類型演出的推廣與經營... >>more |
|
|
驫舞劇場 蘇威嘉《自由步-身體的眾生相》一探隱藏於深處的癢 |
 |
時間:2017/03/30 - 2017/04/02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一場必須帶著無限想像力前來觀賞的演出
蘇威嘉x陳武康x周書毅 三男聯手
《自由步》是編舞者蘇威嘉自2013年發起的「十年編舞計畫」,以必須誠實面對身體與開發舞步為限制,挑戰自我在創作上的極限,讓每一刻的動與靜、光與影,每一次奮力又貪婪的呼與吸,每一下身體延展的掙扎與燃燒,成為線索,帶領我們的聯想力一探隱藏於深處的癢。
由台灣最頂尖的表演者陳武康與周書毅擔綱全場演出,一位放蕩不羈但細膩無比,一位身心敏銳且無所限制... >>more |
|
|
綠光劇團《寂寞‧光棍船》探索情感在生命中點線面的影響 |
 |
時間:2017/03/31 - 2017/04/02
地點: 文山劇場(臺北市景文街32號,捷運景美站1號出口)
四個男人從高中開始就混在一起,他們有一個私密社團叫做「光棍船」。
在感情上難免有得有失,他們在光棍船社團互相交換經驗互相取暖。
四個女人分別在這四個男人生命過程中佔據一個情感的記憶。在情感的十字路口,互相擦身而過,剎那之間碰撞出來的火花,留下片片斷斷的痕跡。
故事以非線性式的方式敘事,探索情感在他們生命中點線面的影響,他們曾經有交集,卻各自分流,在不同的時空他們聚集卻無法溝通。就像煙花炮竹曾經如此燦爛,就在那短暫的閃亮之後,各自灰飛煙滅。
然而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more |
|
|
《褒·種茶》為茶鄉傳唱『相褒歌』賦予新生命的古典作品 |
 |
時間:2017/05/28
地點:功學社音樂廳KHS Hall
近乎失傳的台灣歌聲,你所沒聽過的傳統韻味。新穎動人的旋律,承襲自台灣音樂的DNA,每首歌曲背後就是一段當年雋永的愛情故事。
相褒歌(Sio-Po-Kua)可稱為台語「山歌」,這項台灣早期文青必備的吟唱才能,現今能信手拈來唱出幾段的只剩少數老一輩的人,長笛家蔡佳芬在與坪林居民互動過程中,聽到阿嬤們哼唱的曲調極為震撼,這正是一種結合地區文化內涵的特有音樂,僅以三個音為音階的曲調,卻蘊藏坪林茶鄉悠遠的歷史故事。延續《荻生笛聲—蔡佳芬長笛雋永集:東西謠想新臺風》的精神,尋回茶園相褒的經典記憶,搭起現代與傳統的情感橋樑,透過作曲家黃俊達的重新詮釋... >>more |
|
|
駁二藝術特區《消逝的存在 Fluidness》遊走在空間與時間之中 |
 |
時間:2017/03/25 - 2017/05/31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大義C9-8倉庫(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無論是這條河還是人都已經不在 - 赫拉克利特
時間是持續不斷且綿延的,如同習慣與記憶;如同體態變化的過程。無法真實感覺卻在各階段相互滲透、交融,川流如河水。此次展覽「消逝的存在Fluidness」為駁二駐村藝術家Pablo Mercado及Yuka Otani的雙人聯展。兩位藝術家一位來自西方一位來自東方,各自利用不同的創作媒材與視覺語彙來敘說與紀錄那不斷消逝卻又著實存在的時間感與記憶。
Yuka Otani的創意探索主要在於大量應用別具特色的透明材料,主要有玻璃、糖、水、和光... >>more |
|
|
《你的名字展》關於「愛」,每個你的名字。展 |
 |
時間:2017/03/29 - 2017/06/11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七樓特展室
★今年春天不可錯過的年度大展★
第一區 物語
動人心弦的故事需要引人入勝的畫面,本區展示出自動畫大師新海誠之手的分鏡畫作,這是一場和電影中每一幕經典畫面的近距離接觸。除此之外,電影中曾經觸動你我心底深處,一句句動人的台詞,電影腳本獨家公開。
第二區 人物
電影中不可或缺的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獨特的個性,尤其是動畫中每個栩栩如生的動作,一挑眉一微笑都需要細緻的角色設定才能完美塑造劇中人物。本區展示男主角-瀧,女主角-三葉和其他角色的手繪資料。... >>more |
|
|
《第五屆 MAKAPAH 美術獎徵件》獎金高達138萬 |
 |
時間:2017/03/01 - 2017/09/08
地點:分為「繪畫類」與「攝影類」,每人可同時報名兩類
臺灣原住民文化內斂深厚,在藝術表現上有著獨特的審美共性,舉凡自祭典規範、生命禮俗乃至圖騰精神等中均可見一斑,在其朗朗自在的外表下,動人的文化內涵更值得細細探究。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2013年開始著手籌辦「MAKAPAH美術獎」,而阿美族語「MAKAPAH」一詞,代表著「美、帥、漂亮、讚嘆」之意,以其作為美術獎之名,意在邀請大家走入原鄉,一同探索原住民文化中的精彩,進而藉由攝影及繪畫等藝術形式,記錄原鄉真實的生活型態,共同發掘原住民族豐沛的文化內涵... >>more |
|
|
《移動之錨-遊與牧的藝術與生活實踐》介入藝術社會的論壇計畫 |
 |
時間:2017/03/14 - 2017/04/2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論壇作為一種展演,甚至課程作為一種實踐,已是參與式藝術的類型。1868 年成立的芝加哥藝術學院,是美國早期建立參訪藝術家計畫(Visiting Artists Program,簡稱VAP) 的藝術機制。它在1951年即透過維可斯基( Flora Mayer Witkowsk) Witkowsky) 的捐贈基金,具體地設立一個參訪藝術家專案。主持計畫團隊尋找當代具有代表性藝術實踐者和思想者,透過各種講座、放映、演出、對談和閱讀,使這個計畫成為城市主要的當代藝術公共論壇。此類的參訪藝術家計畫是短期交流性質,約邀前來的藝術工作者不是留下其有形的作品,而是在VAP的設計下,以工作坊的批評、圓桌論壇等方式... >>more |
|
|
《殖物指南 The Plantation Guide》依稀殘留著模糊影像的風景 |
 |
時間:2017/04/01 - 2017/04/23
地點: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一樓)
此次個展將展出兩個系列─「The Plantation Guide」和「The "Not So Useful" Tips for Building Perfect Community, Beginner Ver.」。「The Plantation Guide」是李蘄高第一次嘗試將自身對於色彩掌控、光影的拿捏和構圖的喜好,並把這些影像視為材料,嘗試重複塑造出與這些拍攝物件相同的氣息;「The "Not So Useful" Tips for Building Perfect Community, Beginner Ver.」則是延續第一組系列的凝視,進而對於非自願般的物件在台北這座城市中被隨機地排列、堆疊所提出的一個疑問:「我們人類究竟集體建造了甚麼樣的城市風景?」在城市中遊蕩,接收了一長串的視覺經驗... >>mor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