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專欄>新聞特報

好康優惠


崎

活動介紹

現代社會被抽離的當下感… 智慧失能 廖堉安畫低頭族

現代社會被抽離的當下感… 智慧失能 廖堉安畫低頭族

時間:2013/08/04

單位: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當代社會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捷運、路邊乃至於餐廳吃飯,常可見到「低頭族」手指不斷在螢幕上滑動的情景。藝術家廖堉安最新個展「智慧失能」,便以低頭族為靈感,呈顯當代人荒謬的「互動」過程。

「『失能』指的是生活型態的斷裂,而不是『喪失功能』。」廖堉安說,去年某天和友人在餐廳吃飯,「才講沒兩句,朋友拿出手機開始傳訊息,當時真想拿東西丟他。」

自承也是「超重度智慧型手機倚賴者」,「但獨處時無妨,如果你和別人在一起,是不是要負起某種『責任』或共處的義務?」

廖堉安過往的創作都對當代人的「互動」相當關注,這次「不專心生活誌」、「低頭族的日常:低調的小約會」系列中,也延續這樣的觀察。在他的新作裡畫面有兩人,頭上各罩著一個水桶,意味與外界隔絕,兩人明明面對面,卻互相敲著對方的手機溝通,或背對背各自發送訊息給別人。

「處在那個當下,卻又不是在那當下,『當下感』被抽離掉了,跳到另一個虛擬的空間和別人在一起。」

34歲的廖堉安畢業自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2003年以《鳥人》自畫像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他以動物擬人作為造型,運用具衝突感的對比顏色,鮮明的色彩加上可愛的裝飾性圖案,傳達當代人封閉、羞澀或假意的內在情境。2011年廖堉安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大型個展「蹩腳症候群」。

「智慧失能」在亞洲藝術中心台北二館舉辦,30組作品都是近2年所做,期間廖堉安赴紐西蘭威靈頓駐村3個月。廖堉安表示,當地舒緩的步調讓他檢視自己創作的慣性思考,開發不同的繪畫語彙,如尋求「畫面的鬆弛感」,「拋棄以前的拘謹、小堅持和過於飽和的構圖。」

如「智能約會」系列中的《禮尚往來》、《相敬如賓》、《心照不宣》和《狼狽為奸》等畫作,明顯跳脫過往明亮色彩、構圖簡潔的動物擬人造型,改以模仿拓碑的古樸色調,描繪低頭族間的互動。

放入藝文行事曆
您可能會喜歡的類似的訊息
迪里拜爾用心唱 維族美聲揚國際

迪里拜爾用心唱 維族美聲揚國際

時間: 2013/06/24

中國第一位在芬蘭米里亞姆.海林聲樂大賽獲獎的女高音迪里拜爾,以輕靈宛轉的唱腔及渾厚音色享譽國際樂...

曉劇場獲邀至東京 上演鬼故事

曉劇場獲邀至東京 上演鬼故事

時間: 2013/04/28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8日電)2013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日前公告台灣曉劇場「夏日微涼夜話2」獲邀演出...

金車文學講堂:彭樹君【再愛的人也是別人:追尋自我的情書】

金車文學講堂:彭樹君【再愛的人也是別人:追尋自...

時間: 2019/04/13

【金車文學講堂】 時間︰2019/04/13 (六) 14︰00-16︰00 講師︰彭樹君 講題︰再愛的人也是別人:追...

【十方青春鼓即將開新班,歡迎報名參加】

【十方青春鼓即將開新班,歡迎報名參加】

時間: 2015/07/28

【十方青春鼓即將開新班,歡迎報名參加】   (十方樂集新聞稿2015.07.28下午4:00) 十方...

第五屆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最轟動Young Art Taipei劃時代、創歷史!

第五屆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最轟動Young Art Ta...

時間: 2013/05/19

藝術成績有目共睹! 《YOUNG ART TAIPEI 2013第五屆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再度與台北喜來登飯店...

開幕花絮    易雅居Yi&C.-周育正個展

開幕花絮 易雅居Yi&C.-周育正個展

時間: 2013/04/25

導覽專文   /徐建宇 當代藝術中最鼓舞人心的一個成績是,藝術彷彿擁有了一種積極的社會...

物件的答辯─周政緯2016物語系列

物件的答辯─周政緯2016物語系列

時間: 2016/10/15

物件的答辯─周政緯2016物語系列 文字:蕭興宇 「對一個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寫,無非是一種解釋,手工...

情慾詮釋《青蛇》 田沁鑫搞顛覆

情慾詮釋《青蛇》 田沁鑫搞顛覆

時間: 2013/06/24

期待家庭生活的白素貞、奔放狂愛的小青、正常俗人許仙,帥勁慈悲的法海,四人在煙雨迷濛的水幕前重演...

于魁智領軍 中京院名角大匯演

于魁智領軍 中京院名角大匯演

時間: 2013/06/25

擁有五十八年歷史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又來了。在當紅老生于魁智與梅派青衣李勝素的領軍下,中京院帶來八...

【新聞特報】圓融之境-華人藝術家李真的雕塑世界  巴黎凡登廣場開展

【新聞特報】圓融之境-華人藝術家李真的雕塑世界 ...

時間: 2013/08/14

我們正處在一個圖像世界高度發達的時代,許多藝術的造型語言相互影響滲透。有些作品似曾相識,但過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