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日:2014/06/01
作者: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出版社: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單位:藝術地圖 《更多相關活動》
價格:定價99元
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140841879349584?fref=ts
編輯手記
老實說,入行之前,藝博會並不是我會熱衷參與的活動。想到多數畫廊將風格迥異的作品共置一室,豐富又密集的程度讓觀眾宛如進到吃到飽餐廳般,既不想錯過又難以消化,最後只得一個疲累。
但藝博會畢竟是藝術市場的縮影,逛的人並非只有收藏家,還有畫廊業者、策展人、藝術工作者、研究者、藝評家、商業人士和一般大眾等,要探知藝術生態全貌,只逛美術館、博物館絕對是不夠的;此外,伴隨著藝博會而生的週邊活動,精采程度不遑多讓,成功的藝博會還能帶動整個城市文化圈的討論,怎麼說藝博會都牽動了比傳統特展更廣泛的影響力,讓人不得忽視。
在參加過幾次後,不難理出讓自己逛得舒服又有收穫的方式,例如事先規劃必看重點,專注於每屆特色和趨勢觀察等。而我們何其幸運,身處藝博會風起雲湧的年代,過去必須大老遠跑到其他城市一一觀摩,如今只要參加一個藝博會,就可以看盡至少數十家的畫廊精華,暫且不論各藝博會的策展水準,能讓藝術眼界一下子打開的機會的確是增加不少了。
正因為藝博會建立在商業經營之上,品質不佳無法競爭者,便會被市場自然淘汰,相對的,可以長久舉辦的藝博會必有其生存之理由;對於畫廊而言,可以獲選進入頂尖的藝博會,也像是得到某種認可,也被設定為階段性目標;至於觀眾,沒有了推開畫廊大門的壓力,走在氣氛熱絡的開放式展場,只需打開感官便能盡情吸收紛沓而來的藝術資訊。
本期專題我們試著呈現藝博會的風潮與樣貌,從畫廊經營者的角度來談各自的觀察和參與經驗,從他們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推廣面與經營面之間不時的拉扯,每位受訪者的意見不盡相同,也無關對錯,但這些思辨正好能提供我們未來逛展覽時,用來觀察一個畫廊參展態度的參考,整體來說,也將是評估一個藝博會是吃到飽餐廳還是精緻創意饗宴的一種依據。
台灣art plus主編 孫嘉蓉
專題大綱
各顯身手的好機時
藝術博覽會當道
策畫/編輯部
當「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成為一個全球的潮流和藝術市場的新興戰場之後,對於沒有經歷過藝術起飛階段的朋友來說,或許很難想像十年前台灣只有一個老字號的台北藝術博覽會,而亞洲地區的藝博會也還寥寥可數吧!這幾年在各界人士的耕耘及努力下,國內除了台北藝博之外,相繼出現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藝博或飯博(即飯店型博覽會);亞洲各大城也不惶多讓,香港、新加坡、首爾、上海、北京等,都開始有了自己的藝博品牌。
藝博會匯聚了人潮、買氣與藝術能量,也提供想入門的藏家一個絕佳場域。於是,參與藝博會這件事成為許多藝廊對外發展策略中,不可輕忽的一環。台灣從北到南的博覽會,加以亞洲、歐洲,甚至是中東的市場開發,對於畫廊來說,都值得謹慎評估其中的利弊得失,包括藝術家的曝光量、新市場的耕耘、策展人與重要藝文機構的社群串聯等等;而依據畫廊營運的階段不同,也有相異的因應機制和目標。
Art plus整理年度國內外重要的藝博會,邀請成立5年內的新興畫廊(emerging galleries)和身經百戰的成熟畫廊(mature galleries),討論他們對藝博會的觀察與參與經驗;一趟藝博之旅,往往還包括周邊的延伸活動,包括參訪當地畫廊、藝文機構或藝術家工作室,甚至是體驗當地生活美學的實踐等等。最後,我們請各路藝博達人們,為讀者推薦一年中最不容錯過的藝博會。
藝術博覽會之旅,即將啟程!
目錄
Art news
|
international art news |
006-010 |
local art news |
012-015 |
|
Travel |
顏寧志 /穿梭在城市之間的旅行 街頭藝術的過客 |
016-019 |
Dining |
王若鈞 / 西班牙藝術家Guim Tió Zarraluki 釣蝦場初體驗 |
020-023 |
Technology |
Ron Lau / 今日看老式攝影工具 |
024-025 |
Art Space |
陳威儒 / 影像在城市發光 |
026-027 |
feature |
藝術博覽會 也要來個遍地開花 |
028-029
|
世界吹起藝術博覽會風潮 |
030-031 |
|
年輕畫廊衝人氣 就在藝術空間、安卓藝術、Gai Art、伊日美學 |
032-035 |
|
成熟畫廊衝買氣 誠品畫廊、耿畫廊、新苑藝術、尊彩藝術中心 |
036-039 |
|
藝術不打烊 在藝術博覽會之外 |
040-041 |
|
藝術博覽會大抉擇 |
042-043 |
|
a+ visual |
黃佩蔚 / 破框而出的三角關係 第12屆台新藝術獎 |
045-047 |
王若鈞、陳品妤/ 看著城市前行 |
048-049 |
|
編輯部 / 蘇富比2014春季拍賣會 |
050-051 |
|
編輯部 / 與收藏對話 顏子淞 |
052-053 |
|
陳飛豪 / 遊走在畫布與街頭間的理性衝撞 黑雞先生 |
054-055 |
|
洪培馨 / 遲來的認同 像李元佳這樣的藝術家 |
056-057 |
|
肖像 是身分還是替身 |
058 |
|
在情色和色情之間 台灣人體藝術攝影大展 |
059 |
|
a+ stage |
表演藝術聯盟 /日本橫濱表演藝術交流會議觀察 |
063-065 |
孫嘉蓉 / 四團聯手打造史詩 華格納革命指環 |
066-067 |
|
孫嘉蓉 / 生活有戲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
068-069 |
|
泥土的故事 |
070 |
|
重返熱蘭遮 導演Jeffrey Dunn專訪 |
071 |
|
column |
耿一偉 / 馬鹿野郎 |
072-073 |
袁智聰 / AV大久保:乘風破浪 |
074-075 |
|
林芳宜 /有限的人生、無限的藝術(二) |
076-077 |
|
Visual Preview |
|
078 |
Stage Preview |
|
079 |
November Issue / Content page Art news international art news 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