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出版>雜誌

好康優惠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活動介紹

藝外 2月號/2013 第41期

藝外 2月號/2013 第41期

出版日:2013/01/27

作者:月刊

出版社:雅墨文化

價格:定價:180元 優惠價:95折171元

官網: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_retail.php?item=R030042692

凝視後有感

剛從天寒地凍的北京回到台北,熟識的藝術圈友人便向我推薦電影〈凝視瑪莉娜〉(The Artist is Present),這是一部關於女性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的紀錄片。在進入電影院之前,我對她的瞭解可能就和大多數藝術愛好者一樣,都是一些片段的認識,包括1946年出生於南斯拉夫、從 1970年代就開始行為藝術創作……當然還有她那些以怵目驚心來形容也不為過的「節奏」系列作品;或許更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美劇〈慾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裡,女主角凱莉和藝術家男友相識的場景——在紐約MOMA裡,那個把自己關在由刀梯隔絕的小房間裡進食不語的女藝術家。而我自己親眼見過唯一一 件她的作品,是在2012年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上,一男一女的裸身表演者相對背對牆面站立於過道,意欲進入展位的觀眾必須側身穿過兩位表演者,因為空間狹窄,觀眾難免會和裸身的表演者有一 定程度的接觸(不管是身體、眼神或是心理距離)。這件名為〈無法估量的事物〉在瑪莉娜過去眾多驚心動魄的作品中,已經算是相對「溫和」的一件,然而由於表 演實施的會場位於面向大眾的商展展場,現場仍然有許多不明就裡的觀眾帶著好奇和些許戲謔的神情駐足看熱鬧,一度把現場周邊擠得水洩不通(但其實真正大方穿 越的人,寥寥可數)。

在〈凝視瑪莉娜〉整部電影中,都以名字瑪莉娜而非她的姓氏來稱呼這位素有「行為藝術之母」的藝術家,在心理層面上拉近 了她與觀眾間的距離;紀錄片拍攝她2011年在紐約MOMA大型回顧展的前期籌備過程和展覽實況,在那次展覽中,瑪莉娜連續三個月在開館時間內獨坐在展廳 中和觀眾對望,這中間她忍受身體因久坐而引發的疼痛,以及心智數度瀕臨崩潰的邊緣;許多觀眾在與她對望時都激動落淚,他們說瑪莉娜的凝視猶如一面鏡子,照 見的是觀眾深藏內在的壓抑和祕密。我感受到很多人的痛苦,我記得瑪莉娜在某天演出結束後,這麼對著鏡頭說道。瑪莉娜是一位以自身生命經驗創作的藝術家,她 的某些作品儘管殘酷而赤裸,但總是刺探人性模糊的邊緣,要你無可閃躲地逼視那些似是而非的道德底線——它並不給你答案,而是要你思索。

有別 於故事總有陳述主軸的劇情電影,這部紀錄片並不打算把主角再錦上添花的捧成什麼藝術大師,而是透過其生命故事的段落,輻射出眾多那些動人的、有如史詩般的 神奇時刻,而那些不凡的情節,也許也勾起了許多人共通的經驗,道出那些人間繁華的滄桑。片中訪談了曾經和她如孿生靈魂般相知、相戀和共同創作的伴侶烏雷? 賴斯潘(Uwe Laysiepen,一般簡稱烏雷Ulay),他們在1975年相識,直到1988年合作完〈情人-長城〉後分道揚鑣——瑪莉娜從濱海的山海關由東向西出 發,而烏雷則由位於戈壁沙漠的嘉裕關自西向東行走,歷時三個月、兩人在行走了四千多公里之後在山西省的二郎山會合,相見的那一刻,瑪莉娜哭了出來。這不僅 是一場艱辛而壯美的分手儀式,而這極美好又極痛苦過程,祭悼的正是那再也不會回頭的無邪過往。

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回顧展籌備期 間,瑪莉娜曾經想過邀請一位魔術師參與她的新作演出(該名魔術師在片中表演了如何嚼碎並吃下一個玻璃杯後,仍毫髮無傷),情緒激昂的藝術家向經紀人描述自 己的構想,然而經紀人毫不猶豫潑了她滿頭冷水——演出和表演在意義上是天壤之別,如同真實和幻象之間的迥然相異。大夢初醒的藝術家接受了經紀人的意見,事 後證明這是完全正確的選擇,藝術家也因此進入更深層的自我探索,從而創作了更震撼人心的新作。藝術家固然是原創者,然而一個優秀專業的藝術經紀人,更是藝 術生產中環節中關鍵的幕後推手,沒有他們的挑燈辛勞,何來在鎂光燈下熠熠生輝的藝術明星。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讀書要讀 字縫;太多隱而未顯的祕訣就藏在多數人忽略的細微處,然而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意念和心態,影響了全局最終的面貌。農曆新年又將來到,這是個回顧過去和展 望未來的絕佳時機。在此先祝福大家新春快樂,並在嶄新的一年裡,擁有更多明辨是非的智慧,保持信念、惜福感恩。

孫曉彤
 

[編輯手記]            
凝視後有感

[藝外萬花筒]            
藝外萬花筒

[焦點展覽]
一種關於美術館角色與作為的想像 羅智信的〈漂流城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刺穿日常事物的觀看經驗 王雅慧「遙遠的與鄰近的那些事物」個展

[藝外史]
畫我。畫人。畫魂 潘玉良
傳統與現代間的奇女子 潘玉良的生平
中西合璧,剛柔交替 潘玉良寫實與寫意間的人物繪畫表現
潘玉良年表

[藝外評論]
島弧,少數我們的在地 談2012年台北雙年展
光政體下的歷史進程:台博館建築投影〈重修舊好〉中的時-光敘事
駐足影像之前,及其不滿:重看沈昭良的「幻影現實」

[藝外思潮]             
反思的處所或感覺的處所?ORTE DER REFLEXION ODER ORTE DER SENSATION?

[藝術家身影]            
曲德益 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市場觀察]             
在自我組織中展開個人脈絡 新一代自我組織和集體創作的實踐(下)

[拍賣場上]
上海泓盛2012秋拍 厚積薄發抵寒流
上海天衡、朵雲軒、西泠印社拍後

[展覽前線]
島嶼在地的藝術新座標 屏東美術館開館展
脆弱如生命 德?布魯伊克個展

[放映室]              
放映室

[趴趴GO]              
趴趴GO

 

放入藝文行事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