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日:2015/09/01
作者:藝術地圖
出版社: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單位: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活動》
價格:NT$ 128元
官網:https://zh-t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140841879349584
art plus(Taiwan)no.47
本期專題:
崛起吧!藝術特區:五條不可不造訪的藝術路徑
大龍峒X大內藝術特區X台中舊城X香港北角X東京世田谷住宅區美術館
本期焦點:
您現在所收看的是許哲瑜頻道
2015香港週
藝管人別都躲在後面 平珩
李維菁:藝術如何甜蜜
多元成詩 2015臺北詩歌節
封面作品說明:
以色列籍設計師Ori Ben-Zvi&Maya Ben David作品《關於路邊攤》:根植於日常觀察的小細節,將一般常見於夜市的鐵板凳、裝取食物的塑膠籃重新解構,延伸設計出一款再造後的桌椅。
編輯語:
文/李欣恬
你是否觀察到最近世界的變化,像是一種翻轉,也像是一種聚攏;許多事情慢慢在改變中,新生的力量正在無聲地崛起中。本期art plus專題不走老掉牙路線,為讀者規劃全新的「藝術路徑」,包括台北保安宮的大龍峒地區,近期來,許多藝術單位默默地以此作為秘密基地;而位於大直、內湖的「大內藝術聚落」,讓讓科技園區也有了自成一格的藝術氛圍;去年於台中有著亮眼表現的光影藝術,今年將再度於台中舊城中區打亮城市妝容;而隱匿於日本東京西南方世田谷區的社區中,竟隱匿著許多美術館,進而成為群聚的藝術部落,同時也有香港北角迷人的藝術路徑,「路,是人走出來的」,等你按圖索驥造訪!
當期目錄:
.beyond
travel
白斐嵐/最了解我的人傷我最深
伊斯坦堡的東正教前世與伊斯蘭今生
dining
呂卿/藝術如何甜蜜
李維菁
art manager
孫嘉蓉/藝管人不要都躲在後面
平珩
Feature
崛起吧!藝術特區:
五條不可不造訪的藝術路徑
路徑1
陳威儒/大龍峒.藝術進駐老台北時光
路徑2
編輯部/藝術與科技之匯流:大內藝術特區
路徑3
曾郁萍/台中中區:綠川悠悠.舊城之重生
路徑4
Soma Liang/預謀誤闖:社區內的東京美術館
路徑5
楊文娟/香港北角藝術熱線
後記
李欣恬/未完成的歷險記
Special feature
2015香港週
a+ Visaul
林正尉/「幸福歲月:來自東南亞的聲音」
打造東南亞移民工的社區故事儲藏室
呂卿/您現在收看的是許哲瑜頻道
錄像藝術家 許哲瑜
陳飛豪/虛擬經驗的私密化:
羅天妤的彼端之遙
現實與虛幻之間 mit同人攝影創作展
楊雅翔/墨消與擺盪之界 翻牆後的師大水墨
Vivianna Cheong/討論女性、身體和自由 《放胸》胸圍裝置藝術展覽
Cecilia Lee/從本地生活經驗 思考身份認同《如果只有城籍而沒有國籍》
黎加怡/在光明中直視陰暗 《維多利亞命案錄》的三重挑戰
a+ Stage
多元成詩 字轉詩心:2015臺北詩歌節
林人中/表演藝術舞台的國際伸展與交流 當Showcase作為方法
李欣恬/回歸原始之聲:2015上海阿卡貝拉大賽
江佳蒨/逃離是一種罪惡?生存是一種選擇?
子供鉅人劇團《逐電100W・ロード100Mile》
吳毓庭/為美與新鮮而跨界:莎賓梅耶與TSO
李欣恬/一場流轉的空性之舞
羅永暉:意境音樂劇場《落花無言》
譚凱聰/多元成家幻想曲:動見体劇團《想像的孩子》
梁允睿與「紅潮劇集」《啞狗男人》
劉育寧/「我呸」之爭──《賣鬼狂想》二三事
林靜賢/狂舞.舞狂 城市當代舞蹈團《發現號》
朱振威/引領小交邁向國際
訪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柏鵬
Vivianna Cheong/百年劇本 當代演繹
澳門小城實驗劇團《夏日煙雲》
每月藝星:蘇子涵
當月藝評:
王咏琳評「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
印卡評莊志維個展「陰翳」
林正尉/藝評史的痕跡(1):歌德論羅馬狂歡節
張煒森評雙個展之何倩彤《伊卡洛斯聳聳肩》
鄭惠文評「家國之外──原鄉裡的異鄉人」
徐瑋瑩評《稻草人舞團-詭跡/Dripping》
每月專欄:
徐明瀚/距離是怎麼產生美感的?
《間距與之間》的文化間談論
袁智聰/向電音傳奇致敬
張嘉容/成為自己與他人的天使
林怡芬/美麗風景的背後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師駐村交流合作計畫(2)
預購請至: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R030054272
《Cover Story》Valerie Chua | 借我妳的夢 《dpi特搜》台灣插畫家:張瓊文 | 魔法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