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專欄>新聞特報

好康優惠

2023 ART HSINCHU 第四屆新竹藝術博覽會

活動介紹

金管會破例:新舞台得繼續使用

金管會破例:新舞台得繼續使用

時間:2013/05/15

單位:中國時報 【汪宜儒、吳垠慧、邱祖胤、劉宗志/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因為母企業中信金控全球總部要搬到南港,信義區總部大樓必須出售,大樓內的新舞台前途未卜。四位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曾志朗、申學庸、鄭淑敏共同召開記者會獻策,向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喊話,希望他出面募款給國藝會,買下大樓,保住新舞台。

     
依銀行法七十五條規定,銀行業者「不得投資非自用不動產」,因此中信金總部搬往南港後,信義區現址必須出售。不過,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 淑貞昨天表示,金管會基於支持藝文活動,已同意中信金的新舞台可以繼續使用,不受銀行法有關銀行持有不動產須二分之一以上自用限制。

     
鄭淑敏認為可由國藝會出面,尋求企業捐款,一同買下大樓。「國藝會成立以來始終募款不力,若此時有個大目標,可以解決募款問題,也可保住 新舞台。未來國藝會還可出租大樓,連文化部都可以進駐。」針對多位前主委的建議,施振榮透過新聞稿表示,如果社會期待國藝會發動向企業勸募資源,他將邀集 董事會成員研擬可行的辦法,創造民間企業、政府和文化界三贏的局面。

     
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也表示,五月七日文化部行文北市府,了解到中信金十多年前向北市府申請都市計畫審議時,以設置文教設施「新舞台」作為 大樓高度放寬的承諾事項。因此,未來即使易主,買主仍應受當初承諾限制,倘若新舞台有變更使用的計畫,也必須送都市計畫變更審議後方可進行。

.....................................................................
 

中信金:不該成「沒辦法退場」的義務

  • 2013-05-14 01:55
  • 中國時報
  • 【黃琮淵/台北報導】
     

藝文界大老總動員,搶救面臨熄燈危機的新舞台。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昨日表示,關於新舞台的去留,內部還在想解決方案,希望讓大家滿意;但也坦言新舞台與主體建物相連,要單獨切割「有困難」。

     
中信金總部年底搬到南港,除舊總部能賣多少錢是焦點,新舞台去留更受藝文界關注,包括林懷民、白先勇、林谷芳呼籲讓新舞台留在現址,也呼籲民眾發起連署搶救。

     
中信金內部則有一種聲音,認為中信金支持新舞台多年,開館以來捐助逾廿五億元,算是仁至義盡,不該把新舞台去留弄得像「沒辦法退場」的義務,如果成了慣例,未來金融界將不敢再支持文化場館。

     
中信金內部也有人指出,支持藝文表演不只新舞台一種方式,但現在要造成「中信金惡意遺棄新舞台」的樣子,其實有失公允;況且中信金也積極覓地,要重建新舞台,絕非卸責。

     
金融界分析,中信金出售信義區舊總部已成定局,若出售時另立「新舞台條款」,恐怕被買家挑剔;但若不先說好,新舞台存廢就得視新東家態度而定。

     
金融界認為,站在股東的立場,要中信金為了新舞台折價,少賣個三、四十億元,絕對說不過去;折衷之道是請政府出面協調,並開出有利誘因,讓新東家願意保留新舞台。

.....................................................................

一座新舞台的代價
文化之名雖美,文化人卻不能不動腦。

  • 2013-05-14 01:55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特稿】
     

台灣一向標榜自由民主與法治,卻常在緊要關頭自亂陣腳,遇到難題動不動就要修法、成立法治例外的專案或形成輿論壓力來解決問題。新舞台是 台灣第一座民營表演廳,有其歷史意義及社會功能,但它同時也是民間企業的資產,牽扯的是股東權益,不能動輒就要以政府力強行介入。

     
新舞台不是沒搬過家。新舞台曾經兩遷,一次在一九一六年,辜家買下位在大稻埕的淡水戲館,更名台灣新舞台;十六年前才在信義區另建現在的新舞台。若未來新舞台遷址南港或他處,新舞台精神也能夠持續傳承下去。新舞台若換址搬遷,雖不完美,卻非下下之策。

     
新舞台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基金會成立,起源自然與已逝的和信集團創辦人辜振甫醉心戲劇有關,但辜家及其企業集團經歷重大變革,分家為和信 集團與中信金,贊助文化藝術是企業的用心與美事,但若以文化的帽子去強加施壓,以替代早就該進行,卻沒有充分進行的新舞台與企業母體的溝通,就很難稱得上 美事一樁。

     
更何況,新舞台若想留在原址,不是沒有其他方法可想,包括出面邀集各企業集資購買原大樓,未來作為表演藝術文化或文創重鎮園區;或嘗試與未來的新房東協商,這些都是基本該嘗試的方法。

     
文化界大老憂心台灣表演場館不足,政府該反省的是:為什麼文化政策推動數十年,可用的、堪用的場館就是那幾個?蓋好了卻沒有人才、沒有表 演節目進駐的蚊子館還在蓋?新舞台前途未明,讓文化界大老出列聲援,每天入不敷出找不到家的小劇場,就算默默消失了,卻乏人聞問?

我們肯定新舞台的價值,希望新舞台未來繼續經營存在,卻不容人民的思考與政府文化政策打迷糊仗。

放入藝文行事曆
您可能會喜歡的類似的訊息
楊惠姍張毅琉璃聯展 北京開幕

楊惠姍張毅琉璃聯展 北京開幕

時間: 2013/04/23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3日電)由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張毅創作的「琉璃之人間探索」聯展,今天在北...

兩岸史話-尋訪文革時期老作家

兩岸史話-尋訪文革時期老作家

時間: 2013/05/17

同行的范老先生說他少年時最為之感動的一首歌是:「我們總理,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

台南市美術學會 新營美術學會 聯合展

台南市美術學會 新營美術學會 聯合展

時間: 2013/03/20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訂於102年3月23日至4月7日在該館第二、第三展室展出「台南市美術學會、...

【新聞特報】太魯閣遊客中心織布展 佳民國小創意編織

【新聞特報】太魯閣遊客中心織布展 佳民國小創意編織

時間: 2013/01/22

織布是太魯閣族重要的傳統技藝,過去太魯閣族女子成長過程中都必須學習這項技能,儘管織布技能...

綠島拉胡琴… 楊逵噤口的血淚往事

綠島拉胡琴… 楊逵噤口的血淚往事

時間: 2013/05/15

一九四九年,已故作家楊逵因一篇約六百字的〈和平宣言〉,觸怒當時台灣省主席陳誠,遭軍法審判十二年...

龍應台視察綠島 以真誠和慈悲面對過去 將細緻規劃園區

龍應台視察綠島 以真誠和慈悲面對過去 將細緻規劃園區

時間: 2013/03/16

文化部長龍應台16日 上午前往台東,視察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業務推動情形,在受難者前輩郭振純、張常美陪...

【新聞特報】張學孔:讓台灣成為亞太藝術中心【文化國是會議系列報導】

【新聞特報】張學孔:讓台灣成為亞太藝術中心【文...

時間: 2013/02/08

台灣的藝術作品,國際能見度已越來越薄弱了。在文化國是論壇裡,前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告訴參與...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登場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登場

時間: 2013/04/3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2009年首次喊出「開房間,看藝術」的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YOUNG ...

紙風車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叫好叫座

紙風車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叫好叫座

時間: 2013/05/15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母親節假期碰上急促大雨,稍稍影響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正在苗栗後龍高鐵...

【典藏今藝術256期 2014年1月號】對於人類演化史的重新思考

【典藏今藝術256期 2014年1月號】對於人類演化史的...

時間: 2014/01/14

【文/高子衿】 1990年代初期,在科技數位與人工智慧的愈見發展下,女性主義哲學家哈洛薇(Donna 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