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專欄>新聞特報

好康優惠


崎

活動介紹

兩岸史話-尋訪文革時期老作家

兩岸史話-尋訪文革時期老作家

時間:2013/05/17

單位:旺報 【文/李黎】 《更多相關活動》

同行的范老先生說他少年時最為之感動的一首歌是:「我們總理,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我大叫起來:「我在台灣,小學時也唱過!只是總理兩個字改 成國父──」緊跟著他一起唱,唱到第二段,「國事亂如麻……」忽然覺得有團什麼梗在喉嚨口,唱不下去了。劉賓雁從車子前座轉過頭來,看著我們這兩處長大的 兩代人……

     
1982年,劉賓雁和朱洪夫妻倆去愛荷華,離美前經過南加州,在我家做了幾天客。他走了以後好一陣子,我每回打開那間房門,總還覺得他還 坐在桌前,戴著老花眼鏡,用功地看報──他把我家車庫裡積存的《洛杉磯時報》和《美國新聞週刊》全部搬進屋裡,逐日翻讀剪存。先前只聽說他俄文日文英文都 行,卻不知他英文有那麼行。

     
職業習慣仍在

     
1984年冬天去北京時,到《人民日報》社他的辦公室找他聊天。一間極大的房間裡竟擺著床,桌上的書籍紙張堆得像山。晚間他睡在那裡也看不完處理不完那座紙山。那時的他忙得寫美國紀行的文章的時間都抽不出,只為眼前周遭有太多不義要揭發,太多正義要伸張。後來我乘夜車離開北京南下,他來火車站送我,列車緩緩開動時我看著夜色裡月台上那個挺拔魁梧的身影,心中想:好一條漢子。他能永久挺立下去嗎?

     
1987年年初,聞說他那畢生忠誠信賴的組織將他除了籍──好像是固定的歷史反諷:最具真心關懷的人往往也是最討嫌的人。從美國撥電話去他家,朱洪接的電話,聲調依然平靜沉著。怕他受誣坐牢,總算沒有,心中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同年夏天到北京見他,以為會有恍如隔世之感,竟也沒有。約在一間電影試映場前面碰頭,等了一會,那邊廂施施然來了個全身短打大漢,手搖鵝毛扇,完全北京大爺乘涼打扮,一看正是劉賓雁。

     
一同看西安電影廠吳天明剛拍成的故事片《老井》,講的是太行山區窮鄉僻壤裡缺水人家世世代代的苦難。電影拍得沉重極了,像一槌一槌打在心口上。身邊的劉賓雁不停地歎氣。他在想什麼?中國這麼大,苦難這麼多,他一個人一枝筆,跑得了天南地北,也寫不盡歎不完……

     
而他現在已經不能寫了──寫了不能發表。多年來良心上承擔著沉重無比的「為民請命」擔子忽然不再有了,才覺得終於可以喘一口氣,雖然寧可沒有這個「休息」機會。然而「良心記者」的職業習慣仍在,身揣一個小記事本,隨時隨地聽到什麼想到什麼就掏出來刷刷地記。

     
第二天是個略微有些陰沉的好天,與劉賓雁夫婦和一位出版界的前輩范老先生,一同到北京城外房山縣一處新發現的石灰岩洞去玩。跟著導遊玩了 十幾處「景」,每一景都配有舊體詩一首,雅不可耐;導遊一邊吟哦,我們就一邊私下竊笑不止。洞裡涼爽極了,勝過任何冷氣設備。這才明白「別有洞天」的意 思。

     
在這裡可以忘掉外面的酷暑和其它的一切不快,就剩下純粹遊賞的開心。我尤其開心,因為看到這對一生坎坷的夫婦享受這麼單純的愉悅。

     
來的路上經過永定河,開車的師傅指著遠處一座橋說那便是蘆溝橋。我嚷著回來時要停下來看看。於是回程特意繞過去。蘆溝橋剛剛渡過揭開抗戰序幕的第50個年頭,7月初熱鬧過一陣,現在幾乎沒有什麼遊人了。「蘆溝曉月」碑依然無恙,橋欄上的石獅子全都在,新新舊舊,還是算不清。

     
中國的名橋多不勝數,唯獨蘆溝橋的赫赫有名是為了抗日戰爭序幕在此揭開。其實中國人的抗日遠遠早過50年前的那個7月7日。忽然想到:從圓明園到蘆溝橋,怎麼遊跡淨是傷心的地方──還是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傷心地特別多?

     
一條小街,一頭是蘆溝橋,一頭便是宛平城的城門。城牆看起來很新很完整,大概也是新近修整過的。路邊有幾家小飯館,我們隨便挑個清靜的,像間家庭式的鋪子,總共才5、6張檯子,就只有我們這夥客人。點了切成細條的「燴餅」當麵條下在湯裡,味道非常之好,拌上我們自帶的滷菜和酒,把盞談古論今,或喜或悲……。那頓簡單的午餐,比哪一個大宴都令我難忘。

     
恐懼已不再有

     
回北京的路上天色愈見陰沉,然而我們的談話卻比天色開朗得多。劉賓雁這次遭受的橫逆看似嚴重,卻受到許許多多毫無保留毫不含糊的支持與喝采。30年前、20年前遭受橫逆時那種強烈的孤單、恐懼和自罪之感都已不再有了。

     
我們唱起歌來。同行的范老先生說他少年時最為之感動的一首歌是:「我們總理,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

     
我大叫起來:「我在台灣,小學時也唱過!只是總理兩個字改成國父──」緊跟著他一起唱,唱到第二段,「國事亂如麻……」忽然覺得有團什麼梗在喉嚨口,唱不下去了。劉賓雁從車子前座轉過頭來,看著我們這兩處長大的兩代人……

     
烏雲密布的下午,在城裡與他們分手。目送他們夫妻倆的高個子過了馬路,消失在北京擁擠的人潮裡,我才轉身離去。回到旅館不久豆大的雨點就落下來,洗淨了大部分的燠熱。黃昏時分,從窗外眺望出去,天際有一抹若隱若現的彩虹。(待續)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08/112013051700053.html

放入藝文行事曆
您可能會喜歡的類似的訊息
【新聞特報】俄國鋼琴家--加伏里洛夫 人生驚濤駭浪 終得音樂真諦

【新聞特報】俄國鋼琴家--加伏里洛夫 人生驚濤駭浪...

時間: 2012/12/01

十八歲就奪得柴科夫斯基大賽首獎,天才橫溢的鋼琴家安德烈.加伏里洛夫的人生,卻是經歷起伏跌宕的的...

漆喜臨門慶團圓活動

漆喜臨門慶團圓活動

時間: 2016/02/04

漆喜臨門慶團圓 佳節送禮選漆藝 喜漆洋洋迎新春 年年有漆步步升 漆祥如意財廣進  ...

【新聞特報】政府應重視藝術的真正價值

【新聞特報】政府應重視藝術的真正價值

時間: 2013/02/04

這一年來雨傘幾乎可成為愛爾蘭的標誌,當然觀光客到訪此地絕非因為天氣而來。觀光客主要是希望獲得獨...

【新聞特報】國美館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說明

【新聞特報】國美館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說明

時間: 2013/01/22

國立臺灣美術館辦理「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公開徵選,鼓勵及推動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

北捷中山地下街生活美學展

北捷中山地下街生活美學展

時間: 2013/04/23

台北捷運公司昨(二十二)日表示,捷運中山地下街即日起到六月二日止,舉辦生活美學概念展,歡迎民眾...

「在現場」—紀實攝影大師羅伯•卡帕百年回顧展  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盛大展出

「在現場」—紀實攝影大師羅伯•卡帕百年回顧展 於...

時間: 2013/06/14

「在現場」—紀實攝影大師羅伯•卡帕百年回顧展 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盛大展出 出生於匈牙...

高行健:山海經 中國神話經典

高行健:山海經 中國神話經典

時間: 2013/06/25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劇本《山海經傳》改編成搖滾音樂劇,本周末將搬上國家戲劇院演出。《山海經...

福利社FreeS Art Space開幕  終結流浪13年,視盟擁有了自己的家

福利社FreeS Art Space開幕 終結流浪13年,視盟擁...

時間: 2013/05/22

在許多長期關心、並以行動支持台灣藝術生態發展的民間人士傾力捐輸扶持之下,「視盟」與「悍圖社」共...

演出經驗談 不曾失誤 最怕觀眾拍照

演出經驗談 不曾失誤 最怕觀眾拍照

時間: 2013/08/09

和代人平在日本被譽為光畫之父。值得一提的是,光畫演出不容許出錯,因為光一旦照到畫布就不可能被擦...

京劇碰撞小劇場 3好戲上演

京劇碰撞小劇場 3好戲上演

時間: 2013/06/22

戲劇學者王友輝與國光劇團合作一年一度的「小劇場˙大夢想」計畫,鼓勵小劇場團隊與傳統京劇交融碰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