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
單位: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國際上表現亮眼的台灣人,都會被冠上「台灣之光」封號,「台灣之光」的出現總能為台灣社會注入振奮人心的能量。藝術家梅丁衍睽違四年後最新個展便從「台灣之光」獲得靈感,透過繪畫、複合媒材與錄像作品,探討這個詞背後的國民自信的脆弱與身分認同的焦慮。
「『台灣之光』是台灣政治教育口號文化的殘餘現象。」梅丁衍說,因為外交定位不明與挫敗,「找尋能看到中華民國國旗升起的榮耀片刻,映射的是自我身分認同的焦慮。」
梅丁衍一九五四生於台北,慣以「台式普普」風格揶揄或批判政治、歷史,現於台北「藝術計劃空間」展出廿組件新作。這次展出的作品的主題幾乎都是梅丁衍眼中的「台灣之光」。
在部分作品中,梅丁衍重製自己十幾年來收藏的「柑仔店」老文物與圖案,將觀眾拉回五十年前的時空,試圖解構台灣政治的迷思。「這些勾起記憶的小東西凝聚起來很豐富,是小市民的邊陲史,也回顧自己成長過程的荒謬。」
如裝置作品《大同》,在一扇眷村門板旁擺著一只舊「大同」電鍋。梅丁衍以大同電鍋作為國貨的象徵,這個國產老品牌當年在黨國扶植下發展至今,與時俱進屢創經濟奇蹟。另一件繪畫《台灣之光》,他畫下圖為一九五○年代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販售的米酒酒標,米酒兩側還有「增產報國」和「反共抗俄」字樣。
在一堵六米高牆上他展示「十大建設紀念章」系列畫作。梅丁衍收及到一套十大建設紀念刻章,她在畫中放大後的這些刻章圖案。
梅丁衍說,一九七○年代前總統蔣經國主持的「十大建設」被視為台灣經濟起飛、躋身亞洲四小龍的重要決策,創造經濟上的「台灣之光」。
如今,中國以大國崛起之姿,讓台灣經濟逐漸倚賴中國,「十大建設的光環早被時代大洪流稀釋掉,可想見接下來政治的鬆動、文化的崩解,台灣人民只有無奈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