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
單位: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更多相關活動》
你在畫什麼?當代藝術在幹什麼?不只參觀民眾有這樣的疑問,藝術家的家人也可能有類似的疑惑。那麼,藝術家如何向家人解釋自己在做什麼?家長如何面對小孩選擇了創作作為未來?關渡美術館的「餐桌上的未來:家與藝術家」聯展,讓年輕藝術家爬梳自己和家人成員的關係,以及家庭對創作可能產生的影響。
展出的藝術家是「未來社」的8位成員:王璽安、林冠名、林賢俊、高雅婷、黃琬玲、曾雍甯、廖震平和謝牧岐,展覽的策展人是王聖閎。
早年想當藝術家,不少人得鬧家庭革命,家長以「會餓死」、「沒前途」等理由反對。但隨著觀念開放,不少愛畫畫的小孩從小被父母送到畫室或美術班訓練,在家人支持下走上創作路,「未來社」成員多屬這樣的幸運兒。不過,他們後來的創作手法,卻不盡然能獲得家人的認同。
王聖閎表示,不少創作者都有類似的「斷裂經驗」,在親人支持下考進藝術學院,「孩子身上的『藝術時鐘』開始往前快撥加速,跨入當代藝術領域,親人似乎遺留在過往的時空,覺得孩子說著他們不太能理解的語言,彷彿成了藝術的時空旅人。」
畫抽象畫的王璽安說,他的父親有次跟他說,徐悲鴻、席德進等人的作品「意境多好」,表達他對兒子不甚認同的觀點。王璽安這次展出16塊大理石磚拼組的《地面上的星星:微動的記號》,回憶童年家人晚餐後一起觀星的美好記憶。
謝牧岐的錄像《繪畫的榮耀》則拍攝自己當眾作畫,包括母親在內的「親友團」一旁奮力鼓掌,調侃創作者與親友的關係。
「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孩子未來的重大決定,多半發生在餐桌上。」王聖閎要藝術家思考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並把自我田調的內容寫下來,放在展場的「餐桌」上供觀眾閱讀。
黃琬玲的家庭曾經營布行,她的父親去日本採買,回國就帶卡通禮物給她。「我從小就是『卡通控』,喜歡米奇、米妮,對流行文化有興趣,也對質感很敏感。」她的作品「貢養人」系列便描繪年輕人崇尚物質的狀態。
高雅婷的祖父、父親也經營布行,卻因不敵成衣市場擴張而關閉。父親後來迷上去福和橋尋寶,買小雕像和動手做,一次還把生鏽的彌勒佛塗成綠色。高雅婷的《家庭標本盒》回溯家人對她的影響。
曾雍甯和母親的關係親密,母親作家庭裁縫,母子曾共用客廳「工作室」,他的原子筆在厚水彩紙上的刮擦聲音和裁縫機的踩踏聲和鳴。有時,曾雍甯畫完後會拿給母親看:「有水麼?」
【文/高子衿】 1990年代初期,在科技數位與人工智慧的愈見發展下,女性主義哲學家哈洛薇(Donna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