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ART藝游網>藝文情報>展覽>新媒體藝術

好康優惠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活動介紹

北美館:【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

北美館:【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

時間:2014/04/12 - 2014/06/21 《活動已結束》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戶外廣場

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 《更多相關活動》

官網:http://artemperor.tw/news/4918

北美館2014年開放館前廣場空間,推出首屆「X-site計畫」,計畫名稱結合數學符號X與英文單字site,前者隱含著未知數,後者字面意義為基地、場所,並取兩者excite的發音,象徵此計畫將使北美館廣場空間,成為一處令人期待且振奮人心之處(exciting site)。本計畫採對外徵求設計提案,再經評選團選出獲勝團隊執行製作。評選團由吳光庭擔任主席,成員為王俊傑、高文婷、曾成德、黃海鳴、劉建國、龔書章等共7位包含建築、當代藝術等產官學界領域的學者專家組成。首屆辦理的評選結果由建築創作的陳宣誠、藝術家任大賢以及建築師蘇富源共同組成的「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以作品《邊緣地景》勝出,做為大眾休憩及參與各項活動的公共場域,締造建築設計與當代藝術的交會點。

「X-site計畫」開放基地包含自中山北路第一層階梯上方共兩層平面、館正大門廣場層面,以及正門右側往停車場方向空間等,是一塊包含北美館自中山北路側廣場,至後方空間的不規則形區塊(附圖 範圍鳥瞰示意圖)。除建築裝置《邊緣地景》之外,另於北美館地下樓D區展間展出9組入圍作品,以《2014 X-site計畫入圍展:解放空間的9種想像》為名,從不同角度探討台灣及當代建築研究思潮。

《邊緣地景》企圖在北美館入口廣場此一帶有「邊緣」性質的空間場域,建構一個感覺的地層,創造一個重置身體感覺的座標系統,將人體的視覺、觸覺、聽覺等不同感受將重新配置,並以此建築裝置思考北美館入口廣場相較於主館館體在建築空間、藝術場域與身體感覺等層面的「邊緣性」。透過在地性濃烈的格狀竹林鷹架、環場步道與金屬線性扶手等三大組裝部分,共構成一個容納知覺發生並觸動體感的構築場域,呈現如鷹架城市般的巨大氛圍。

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表示,《邊緣地景》以建築裝置的型式探討「邊緣性」問題,《邊緣地景》以一三個月的臨時建築裝置計畫,對照北美館三十多年的建築歷史及在台灣美術館發展史上重要地位,突顯其所處邊緣的性質。而北美館地處臺北市區邊緣,也以其獨立且特殊的地理環境回應《邊緣地景》的特性,兩者在建築性質及藝術象徵上相互表述出豐富的當代藝術意涵。今年首次舉行的「X-site計畫」回應文化局提出的城市博物館概念,希望藝術能以更多樣化的面貌與社會聯結。《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於展覽期間每週末於《邊緣地景》中心廣場一系列活動與講座,邀請表演藝術家、獨立樂團、當代舞團、劇團等,以跨界表演形式回應《邊緣地景》的討論議題,讓北美館除了靜態的展覽型式,也提供動態的跨界表演活動,同時結合目前北美館週五全日免票參觀企畫「探索週五美術館」,以及週六「學習日」,憑學生證免票參觀,及延長開館時間至20:30等優惠,鼓勵全台民眾能多接觸及瞭解藝術帶來的感動。

在創作自述中,陳宣誠+任大賢+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C.J.S Architecture-Art Studio)創作團隊說明他們所思考的三種「邊緣性」分別為:空間的邊緣、藝術場域的邊緣、身體感覺的邊緣。「空間的邊緣」:北美館入口廣場之於主體建築物及都市道路與環境,在建築形狀與尺度上形成的空間邊緣性;「藝術場域的邊」:思考相較於館內正式的展覽空間,入口廣場做為藝術發生場域的邊緣性;「身體感覺的邊緣」:認為前往北美館路線中,途經快速的高架橋及週遭花博園區綿延的自然景觀等動線,提供複雜的身體經驗。而入口廣場作為轉化週遭的中介空間,若身體無法在這大尺度的廣場找到相對應的座標點,則會呈現身體感覺缺乏的邊緣性。

《邊緣地景》創作團隊之一的蘇富源建築師提到整體《邊緣地景》建築由大量的孟宗竹與桂竹交錯形成,自入口廣場聯結至北美館大門口,以1:1比例約同於本館入口挑高大廳面積,以竹架構的格狀構造呼應北美館以管狀方體組成的建物造型,使地景裝置與館體產生聯結。《邊緣地景》的施作計畫不委由營造場施工,以近乎工廠團隊、游擊作戰的方式,帶領100位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五十天內密集地施作,以創作團隊自行實驗開放的竹材接合工法,從搬運、加工、焊接、組裝,與學生協力施作,透過手做實踐,讓學生體會自然竹材內賦的時間性與生命力,在新世代年輕建築師身上延續關於建築教育的重新思考。

《邊緣地景》創作團隊之一的陳宣誠建築師詳細地講解《邊緣地景》的造型概念與建構元素。在整體造型上,《邊緣地景》呈現倒梯形,分三層迴廊可供行走,位於最下層的竹構造設計使參訪者須低頭進入,表示以謙卑且開放的態度進入建築體,行走時隨著三層迴廊,體驗不同高度的視角及周遭景觀。在中央廣場所舉辦的各項展演活動,代表整個建築既富有個性,又以中性的角度廣納各種用途,在每次展演中不斷重新定義自身角色。

整體主要建構元素有二:一是竹鷹架的主體結構,長寬各長20米,共使用2000多根竹子,其中250多根高達九米的孟宗竹為主要立柱,九米高的竹柱難以取得,多為養殖蚵寮所用。此竹鷹架在未來三個月的展覽期間,會因竹體水分喪失,呈現由綠轉黃的生態變化,與周圍景觀進行一場時間性的對話。陳建築師現場並宣佈將號召100位民眾在4月12日展覽開幕時一同走上竹鷹架,填滿竹架構中的空隙,以參與民眾的身體組成牆面,並體驗竹鷹架上不同的視平面與身體經驗,享受高處的陽光與樹林。

其二是貫穿整體構造的紅色線型扶手,其斜向外延且扶手高度隨構造轉變的走向,與鍍鋅鋼管烤漆材質,相對於竹構造垂直水平的架構及有機生命,工業與自然,生命之有無,恆常的烤漆紅色扶手與隨時間由綠轉黃的竹幹,本為互斥的特性,在一建築整體中共生互存。

「X-site計畫」透過外延至公共空間的建築藝術創作,改變甚而解放建築師、藝術家及策展的立場,進一步探討都市計畫與日常生活的各種面向,運用移動性、臨時性建築裝置,看見「暫時性介入」(temporary interventions)在城市發展的作用。同時呼應全球關注之永續經營等環保議題,鼓勵低碳減量與再利用等構築概念,以創新工法探討城市公共空間,並對美術館周邊的圓山文化資產地帶及城市博物館聚落內的環境提出一個適切的觀察與大眾參與機制。

放入藝文行事曆
您可能會喜歡的類似的訊息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VIP之夜魔幻魅力展現    銷售、參觀熱潮現 開展7分鐘完售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VIP之夜魔幻魅力展現 銷售...

時間: 2024/04/25 ~2024/04/28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VIP之夜魔幻魅力展現   銷售、參觀熱潮現 開展7分鐘完售   202...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開啟「異次元」奇幻創意門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開啟「異次元」奇幻創意門

時間: 2024/04/25 ~2024/04/28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開啟「異次元」奇幻創意門 第14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Art Revolution Taipei...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時間: 2024/04/26 ~2024/04/28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貴賓預展:2024. 4.25 18:00~21:00 (限VIP貴賓) 展覽日期:...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進入異次元‧AI藝術新視界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進入異次元‧AI藝術新視界

時間: 2024/04/25 ~2024/04/28

202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進入異次元‧AI藝術新視界   隨著藝術的魔法籠罩,台北世貿一館即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