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
單位:台新藝術基金會 《更多相關活動》
自去年12月台新藝術基金會公布全新的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評選辦法後,在國內藝術界引起不小的騷動,尤其是取消視覺與表演分 類,在臉書上更展開了各種不同觀點的討論,無論是支持或抱持觀望的態度,都為新評選辦法的誕生一舉揭開「全民講藝術」的序幕。而因應獎項新制的改變,串接 藝術工作者、評審委員與公眾對話的互動網站ArTalks(http://talks.taishinart.org.tw/)也應運而生。
於2月4日舉辦的『ArTalks網站』開站發表會,由「憂鬱少年」陶維均與吳立翔以脫口秀方式,帶大家辛辣逗趣逛網站,隨後則是「新」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對談「藝術與誰Talk?」以及「跨越類別評審的影響與展望」。
發表會現場,出席的五位提名觀察人王浩威、林于竝、李俊賢、陳泰松、陳漢金均認為台新藝術獎評選辦法的改變相當有魄力,對評審本身責任重大也具挑 戰,林于竝表示,過去委員是站在所謂評審權威的後面,但現在則開放到大眾討論之前,這樣的關係是台新藝術獎的轉變最有意思的部份。陳泰松呼應表示:新的改 變對內是強化評審間緊密的交流,對外則是大眾關係的建立和意見交換的透明化,「評審的權力必須被施展,但責任也必須被檢視。」心理醫師王浩威在幾位各代表 藝術不同專業領域的評審當中顯得相當特別,作為一個台灣藝文界長期而大量的欣賞者,他期許自己從文化消費者的角色,為藝術創作提出一種新的觀點和力量,並 提出文化消費者其實並不會很明確的去界定領域,因此文化藝術本身要如何去產生與閱聽對象間的對話,是非常具挑戰性的。
對於台新藝術獎超脫分類評比與給獎的限制,各委員也正面肯定台新用新的方法來打破範疇,也同時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來看待和建立藝術與社會之間新的 場域和關係,作品背後的社會背景和脈絡透過跨域評審的討論,可以重新被看見。當年台新藝術獎最重要的二位推手,現任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的林曼麗與石瑞仁也 參與現場對談,石瑞仁表示:「台新藝術獎創立之時我們就希望以藝術打造台灣新價值,時至今日,新藝術獎的網站「ArTalks」開站了,我們希望全民開講 不再僅限政治和八卦,而是人人可談藝術,從即時和當下的談論去看到整個社會的現象和脈絡。」林曼麗則提出:「台新藝術獎不論在十年前,或未來十年後,都向 「新」挑戰,在過程中經過許多的討論和辯證,但還是有很多不可預期的空間。台新的不分類和跨領域,並非鼓勵跨界、跨領域,而是希望回到創作最原初的本質去 思考,讓創作的選擇和手法是自由的;把束縛和框架拿掉,讓我們能更開放的去看待當代藝術。而因為這樣而產生實際面和評選辦法的諸多挑戰,身為民間單位,台 新很願意走在最前線去承擔這樣的責任,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ArTalks網站』於2月1日宣告上線,強調建立公眾參與的管道、觀點的互動討論與跨域對話、專責「提名觀察人」藝術觀點與觀察。即日起藝術家 可以透過此網站廣宣作品發表訊息,大眾可以透過此網站得到藝術展演資訊,同時可以大量閱讀各領域專家評論、網民觀點,也歡迎自主發表議論及留言與推薦。網 址為http://talks.taishinart.org.tw/